“浦溆既清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浦溆既清曠”全詩
客愁惜朝暮,枉渚暫停舟。
中宵大川靜,解纜逐歸流。
浦溆既清曠,沿洄非阻修。
登艫望落月,擊汰悲新秋。
倘遇乘槎客,永言星漢游。
分類:
作者簡介(儲光羲)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宣、下邽等地縣尉。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后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叛軍攻陷長安,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被系下獄,有《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詩,后貶謫嶺南。江南儲氏多為光羲公后裔,尊稱為“江南儲氏之祖”。
《夜到洛口入黃河》儲光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到洛口入黃河
河洲多青草,朝暮增客愁。客愁惜朝暮,枉渚暫停舟。中宵大川靜,解纜逐歸流。浦溆既清曠,沿洄非阻修。登艫望落月,擊汰悲新秋。倘遇乘槎客,永言星漢游。
中文譯文:
夜晚到達洛口入黃河
黃河岸邊長滿了茂密的青草,早晚增添了游客們的憂愁。游客們都同樣留戀著早晨和傍晚的美景,但卻無法停留,只能暫時停泊在岸上。在午夜時分,大河平靜無波,解開纜繩隨著流水回歸。港口和溆浦都已經清幽寧靜,沿著河流航行并不妨礙前進。登上船舷,仰望著落下的月亮,心情沉郁,為新秋打擊悲傷的弦。如果能遇到一位搭乘木筏的旅客,他將永遠講述著星漢漫游的故事。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夜晚到達黃河洛口的情景,以及他對夜晚景色和旅程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黃河的自然景觀,以及游客們的憂愁和留戀之情,表達了人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情緒變化和對自然美景的向往。他希望能與文化和自然融合,獲得內心的平靜和慰藉。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言辭描繪出了作者夜晚到達黃河洛口的景象,通過對景色和情感的描寫,展現出作者內心的憂愁和無奈。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把夜晚和白天、靜和動、留和行的對立進行了鮮明的對比。詩人在描繪自然景觀和旅行中的感受時,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同時,詩人還通過落月和星漢的意象,給予了詩歌更加深遠的意義。落月代表著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變換,而星漢則象征著無限的遐想和遠方的神秘。通過這樣的意象疊加,詩人表達了對自然和天地之間的聯系和奇妙之處的獨特感悟。
整首詩以渾厚的語調和自然的描寫方式展現出唐代詩風的特點,流露出詩人對自然美景和旅行經歷的喜愛和思考。通過這首詩,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愁苦和追求,也能共鳴其中的情感和對旅行的向往。
“浦溆既清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dào luò kǒu rù huáng hé
夜到洛口入黃河
hé zhōu duō qīng cǎo, zhāo mù zēng kè chóu.
河洲多青草,朝暮增客愁。
kè chóu xī zhāo mù, wǎng zhǔ zàn tíng zhōu.
客愁惜朝暮,枉渚暫停舟。
zhōng xiāo dà chuān jìng, jiě lǎn zhú guī liú.
中宵大川靜,解纜逐歸流。
pǔ xù jì qīng kuàng, yán huí fēi zǔ xiū.
浦溆既清曠,沿洄非阻修。
dēng lú wàng luò yuè, jī tài bēi xīn qiū.
登艫望落月,擊汰悲新秋。
tǎng yù chéng chá kè, yǒng yán xīng hàn yóu.
倘遇乘槎客,永言星漢游。
“浦溆既清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