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巷寂寥人散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別巷寂寥人散后”全詩
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作者簡介(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翻譯及注釋
翻譯
宗廟難獻的櫻桃已落盡——全都隨著春天歸去,無知的粉蝶兒還是尋樂雙飛。杜宇轉化的子規在小樓西面夜夜泣血鳴啼。倚著樓窗的玉鉤羅幕了望,惆悵地看著幕煙低垂。
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們都以紛紛散去,凄然欲絕面對煙草低迷。爐里的香煙閑繞著繪飾鳳凰的衾枕。但見她愁容滿面空持羅帶,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注釋
1.櫻桃:初夏時結果實,古代有帝王以櫻桃獻宗廟的傳統。《禮記·月令》中記載:“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櫻桃)先薦寢廟。落盡:凋謝之意。
2.翻:翻飛。
3.金粉:婦女裝飾用的鉛粉,這里借指蝴蝶的翅膀。全句意謂蝴蝶翻飛著銀灰色的翅膀雙雙飛舞。
4.子規:鳥名,即杜鵑鳥的別名。古代傳說失國的蜀帝杜宇,被其臣相所逼,遜位后隱居山中,其魂化為杜鵑。又經常于夜間嗚叫,令人生悲,故古人有“杜鵑啼血”之說。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之句。
5.啼月:指子規在夜里啼叫。
6.寂寥:冷冷清清。
7低迷:《古今詞統》、《古今詞話》、《歷代詩余》等本中均作“凄迷”。低迷,模糊不清。
8.閑裊: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輕輕擺動,這里指香煙繚繞悠閑而緩慢上升的樣子。
9.鳳凰兒:指繡有鳳凰花飾的絲織品。這里指飾有鳳凰圖形的或制成風凰形狀的香爐。
10.持:拿著。羅帶:絲帶。
11.恨依依:形容愁恨綿綿不斷的樣子。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賞析
詞的上片主要是寫主人公獨處傷懷,春怨無歸的悵恨、無奈之情。首句由寫景入,點明時間、環境,先營造出了一種春盡無歸的氛圍,暗示著主人公傷春懷憂的情勢,也昭示出全詞的主旨和思路。“蝶翻”句是反寫,眼中所見之活潑歡快,更映襯出主人公內心的孤苦無奈。三句“子規啼月小樓西”,有聽覺,有視覺,而且點明時間已是夜半之后,主人公卻依舊難以入眠,顯見是愁思紛擾,怨恨滿心。雖然櫻桃、蝴蝶、杜鵑等都是春夏之交的景物,但其中恐怕亦另有深意。有人說,“櫻桃落盡”和“子規啼月”都是用典,意寓為:“用櫻桃難獻宗廟、杜宇(子規)失國的兩個典故,寫傷逝之情、亡國的預感,用心良深。”(蒲仁、梅龍《南唐二主詞全集》)。分析起來,不失其理。李煜這位南唐后主盡管做得很不稱職,但國勢危亡、百姓罹難這樣的大事他還是心中有數的,只是己無大計、士無良策,雖然終日憂思,但卻無可奈何,所以在這里以典喻今,以思婦喻憂恨,當是不可免的。想必當此圍城之時能作此春怨詞,思婦的哀怨和他本人的愁苦相通是更主要的原因。接下來二句寫內景,時空的轉移依然無法抹去思婦的感傷,所以惆悵不盡,眼中的一切都有了難遣的情懷。
詞的下片起首即是“寂寥”,承上片而來,一腔心事雖未直言而出,但孤苦伶仃之意已躍然紙上。望穿秋水,望斷云橋,“望殘煙草低迷”,具體、形象、生動,把前句的“寂寥”賦予了更鮮活的內容。“爐香”句是寫暗夜空室的實景,由外轉內,由遠及近,這一轉眼本身就說明了主人公的情迷意亂。而室內的景色還比“門巷”更“寂寥”,“閑裊”襯“空持”,一個孤苦無依、憂思無解的形象已呼之欲出。全詞最后一句當是詞眼,一個“恨”倒貫全篇,其中是否有李煜于亡國之憂中“回首”自己、檢討往昔的寓意,亦未可知。
全詞寫景徐徐道來,寫情卻有突兀之語,全詞意境皆由“恨”生,并由“恨”止。在寫法上是虛實相生、內外結合,時空轉換自然、順暢,筆意靈活,喻象空泛,直抒胸臆卻不失含蓄,柔聲輕訴卻極其哀婉動人,正如陳廷焯《別調集》中所云:“低回留戀,宛轉可憐,傷心語,不忍卒讀。”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創作背景
宋太祖趙匡胤開寶八年(975)十一月,圍城已達一年的宋軍發起了進攻,金陵城破,李煜投降,南唐滅亡。這一年,他三十九歲。次年春天,被押送的李煜到達宋都汴梁,從此過著囚徒的生活。這是他在汴梁城中的悼國傷亡之作,直抒胸懷,感情十分沉痛。
“別巷寂寥人散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臨江仙
yīng táo luò jǐn chūn guī qù, dié fān jīn fěn shuāng fēi.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
zǐ guī tí yuè xiǎo lóu xī, yù gōu luó mù, chóu chàng mù yān chuí.
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bié xiàng jì liáo rén sàn hòu, wàng cán yān cǎo dī mí.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
lú xiāng xián niǎo fèng huáng ér, kōng chí luó dài, huí shǒu hèn yī yī.
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別巷寂寥人散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