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浸鴛鴦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冷浸鴛鴦瓦”全詩
望晴郊、疏煙半卷,斷虹低跨。
老樹連陰藏遠景,十里湖光照夜。
看不盡、真山圖畫。
春滿軒窗無著處,更銀蟾、冷浸鴛鴦瓦。
人共境,轉幽雅。
文章太守歸來也。
似當年、和靖風流,小孤山下。
問訊佩蘭餐菊友,曾約梅兄入社。
待付與、竹臞陶寫。
塵外間尋行樂地,任傍人、歌舞喧臺榭。
詩世界,有王謝。
分類: 西湖
《賀新郎(題王守西湖書院)》劉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賀新郎(題王守西湖書院)》
作者:劉鎮
朝代:宋代
云淡天垂野。
望晴郊、疏煙半卷,斷虹低跨。
老樹連陰藏遠景,十里湖光照夜。
看不盡、真山圖畫。
春滿軒窗無著處,更銀蟾、冷浸鴛鴦瓦。
人共境,轉幽雅。
文章太守歸來也。
似當年、和靖風流,小孤山下。
問訊佩蘭餐菊友,曾約梅兄入社。
待付與、竹臞陶寫。
塵外間尋行樂地,任傍人、歌舞喧臺榭。
詩世界,有王謝。
中文譯文:
天空淡淡,垂下蒼茫的大地。
遙望晴朗的郊野,煙霧稀薄,斷裂的彩虹低橫。
古老的樹木連綿的陰影中隱藏著遠處的景色,
十里湖光照亮了夜晚。
無法盡覽,真實如山水畫。
春天充滿了窗戶,沒有落腳之處,
銀色的月亮冷冷地沉浸在鴛鴦瓦中。
人與環境共同構成幽雅的景致。
寫文章的官員歸來了。
仿佛當年,和平的風景,小孤山下。
詢問佩蘭,與菊花為伴,曾與梅兄約定入社交。
等待交付,用竹和泥陶寫作。
在塵埃之外尋找行樂之地,
隨意靠近他人,歌舞喧鬧的臺榭。
詩的世界,有王羲之和謝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而寧靜的景色。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寧靜之美。詩中的景色包括蒼茫的天空、煙霧繚繞的郊野、湖光山色等,給人一種廣闊而深沉的感受。詩人還通過描寫孤山下的和平景象、官員的歸來以及人與環境的和諧,表達了對美好生活和文化交流的向往。整首詩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相結合,營造出一種幽雅、和諧的意境。
賞析:
這首詩通過精湛的描寫技巧,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文的熱愛。詩人以真實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大自然的美景,既有蒼茫的天空和遠山湖光的壯麗,又有煙霧繚繞和斷裂的彩虹的柔美。詩中的景色仿佛山水畫一般,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撫慰。
此外,詩人還融入了人文情感,通過描寫官員的歸來和友人之間的約定,表達了對美好生活和文化交流的向往。詩人將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種幽雅、和諧的意境。詩中的景色和情感相互映襯,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受。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和人文的細膩觀察和深刻感悟。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人情之間的聯系,詩人呈現了一幅富有詩意的畫卷。讀這首詩,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美和人文交融的熱愛,也能夠在其中找到詩人對美好生活和文化追求的共鳴。
總之,《賀新郎(題王守西湖書院)》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美麗而寧靜的景色,通過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的交融,展示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文化追求的向往。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受,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冷浸鴛鴦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 xīn láng tí wáng shǒu xī hú shū yuàn
賀新郎(題王守西湖書院)
yún dàn tiān chuí yě.
云淡天垂野。
wàng qíng jiāo shū yān bàn juǎn, duàn hóng dī kuà.
望晴郊、疏煙半卷,斷虹低跨。
lǎo shù lián yīn cáng yuǎn jǐng, shí lǐ hú guāng zhào yè.
老樹連陰藏遠景,十里湖光照夜。
kàn bù jìn zhēn shān tú huà.
看不盡、真山圖畫。
chūn mǎn xuān chuāng wú zhuó chù, gèng yín chán lěng jìn yuān yāng wǎ.
春滿軒窗無著處,更銀蟾、冷浸鴛鴦瓦。
rén gòng jìng, zhuǎn yōu yǎ.
人共境,轉幽雅。
wén zhāng tài shǒu guī lái yě.
文章太守歸來也。
shì dāng nián hé jìng fēng liú, xiǎo gū shān xià.
似當年、和靖風流,小孤山下。
wèn xùn pèi lán cān jú yǒu, céng yuē méi xiōng rù shè.
問訊佩蘭餐菊友,曾約梅兄入社。
dài fù yǔ zhú qú táo xiě.
待付與、竹臞陶寫。
chén wài jiān xún xíng lè dì, rèn bàng rén gē wǔ xuān tái xiè.
塵外間尋行樂地,任傍人、歌舞喧臺榭。
shī shì jiè, yǒu wáng xiè.
詩世界,有王謝。
“冷浸鴛鴦瓦”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