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白魚暮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酒白魚暮歸”全詩
漁父。
水上微風細雨。
青蓑黃箬裳衣。
紅酒白魚暮歸。
暮歸、暮歸、歸暮。
長笛一聲何處。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調嘯詞(效韋蘇州·二之一)》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調嘯詞(效韋蘇州·二之一)》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漁父。漁父。水上微風細雨。
Fisherman. Fisherman. Gentle breeze and light rain on the water.
青蓑黃箬裳衣。
Wearing a green cloak and a yellow rain hat.
紅酒白魚暮歸。
Returning home at dusk with red wine and white fish.
暮歸、暮歸、歸暮。
Returning home in the evening, returning home in the evening, the evening returns.
長笛一聲何處。
Where does the sound of a flute come from?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漁父在水上垂釣的情景。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水上微風和細雨的氛圍,同時描述了漁父穿著青色蓑衣和黃色箬帽,以及攜帶紅酒和白魚歸家的情景。最后一句詩表達了詩人對于長笛聲音的好奇,不知道這美妙的音樂來自何方。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描繪細節來表達詩人對大自然和生活的感悟。漁父作為詩詞的主角,象征著平凡而樸實的生活,而水上的微風細雨則增添了一絲寧靜和美好的氛圍。整首詩詞通過漁父的形象和環境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和贊美。
詩人最后一句關于長笛聲音的提問,給詩詞增添了一絲神秘和哲思,使讀者思考音樂與自然之間的聯系以及生活中未知的美妙事物。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生活和音樂的感悟,給人以深思和留白的空間,讓讀者可以在其中尋找自己的感悟和共鳴。
“紅酒白魚暮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ào xiào cí xiào wéi sū zhōu èr zhī yī
調嘯詞(效韋蘇州·二之一)
yú fù.
漁父。
yú fù.
漁父。
shuǐ shàng wēi fēng xì yǔ.
水上微風細雨。
qīng suō huáng ruò shang yī.
青蓑黃箬裳衣。
hóng jiǔ bái yú mù guī.
紅酒白魚暮歸。
mù guī mù guī guī mù.
暮歸、暮歸、歸暮。
cháng dí yī shēng hé chǔ.
長笛一聲何處。
“紅酒白魚暮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