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無生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有無生鄉”全詩
過客知何道,裴回雁子堂。
浮云歸故嶺,落月還西方。
日夕虛空里,時時聞異香。
作者簡介(儲光羲)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宣、下邽等地縣尉。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后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叛軍攻陷長安,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被系下獄,有《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詩,后貶謫嶺南。江南儲氏多為光羲公后裔,尊稱為“江南儲氏之祖”。
《題慎言法師故房》儲光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題慎言法師故房
精致的廬宇不再居住,自有無生的家園。
過往的客人們知曉何日道路,曲折地來到雁子堂。
浮云回歸故嶺,落月回到西方。
日夜間在虛空里,不時傳來奇異的香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儲光羲所作,題目為《題慎言法師故房》。詩人描述的是法師慎言的廬宇,它不再居住精致的房子,而是找到了無盡的無生之鄉。然而,來訪的過客們會迷失在前往慎言居處的道路上,直到最終降臨雁子堂。詩中的浮云歸故嶺、落月回西方暗示著歲月的流轉,時間不停地過去,但慎言居處始終保持著寧靜。在這座虛空之中,時常伴隨著異香的傳來,給人一種神秘而清新的感受。
整體上,這首詩表達了人生的流轉,法師慎言所在之處的寧靜和神秘。通過描繪法師的居所和過客的迷失,詩人在描述人生旅途中的不確定性和不安定感。詩中的虛空、異香等元素,則給人一種超越塵世的感受,展示了一種追求心靈凈化和超脫塵俗的精神追求。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對于人生意義、尋找平靜和心靈寧靜的探索和思考。
“自有無生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hèn yán fǎ shī gù fáng
題慎言法師故房
jīng lú bú zhù zi, zì yǒu wú shēng xiāng.
精廬不住子,自有無生鄉。
guò kè zhī hé dào, péi huí yàn zǐ táng.
過客知何道,裴回雁子堂。
fú yún guī gù lǐng, luò yuè hái xī fāng.
浮云歸故嶺,落月還西方。
rì xī xū kōng lǐ, shí shí wén yì xiāng.
日夕虛空里,時時聞異香。
“自有無生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