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管弦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市管弦聲”全詩
畫柱千年嘗有鶴,垂楊三月未聞鶯。
行樂過清明。
南北岸,花市管弦聲。
邀客上樓雙榼酒,艤舟清夜兩街燈。
直上月亭亭。
分類: 定風波
作者簡介(仲殊)
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仲殊為其法號。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游蕩不羈,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家為僧,先后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為僧揮。他與蘇軾往來甚厚。徽宗崇寧年間自縊而死。
《定風波(三·淥水橋)》仲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定風波(三·淥水橋)》是宋代仲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淥水橋下南徐好,
橋下的淥水平靜安詳,
畫柱千年嘗有鶴,
橋上的畫柱歷經千年,曾有仙鶴停駐其中。
垂楊三月未聞鶯。
垂柳在三月時還未聽到黃鶯的鳴叫聲。
行樂過清明。
人們歡樂地度過了清明節。
南北岸,花市管弦聲。
南岸和北岸,花市上傳來管弦樂的聲音。
邀客上樓雙榼酒,
邀請客人上樓,設宴款待。
艤舟清夜兩街燈。
清澈的夜晚坐船,兩側街道上的燈光閃耀。
直上月亭亭。
直接抵達月亮高懸之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美麗的場景,詩人通過淥水橋下的淥水、千年的畫柱、垂柳和花市的繁華,展現了南徐地區的景色和生活氣息。詩人還描寫了人們歡樂的清明節,邀請客人上樓享用美酒,夜晚乘船行賞,直到登上高懸的月亮亭子。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的描繪來反映人們的歡樂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和人文景觀,通過對淥水、畫柱、垂柳和花市等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南徐地區的美麗景色和繁華生活。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以南徐地區寧靜的自然景色和熱鬧的人文氛圍形成鮮明的對照。清明節的歡樂和邀請客人上樓的場景,進一步增加了詩詞的生動性和喜慶氣氛。最后,詩人以直上月亭亭的形象來結束,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練而流暢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南徐地區的美麗景色和繁華生活,同時展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它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一個寧靜而歡樂的場景,同時也引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花市管弦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ìng fēng bō sān lù shuǐ qiáo
定風波(三·淥水橋)
nán xú hǎo, qiáo xià lù bō píng.
南徐好,橋下淥波平。
huà zhù qiān nián cháng yǒu hè, chuí yáng sān yuè wèi wén yīng.
畫柱千年嘗有鶴,垂楊三月未聞鶯。
xíng lè guò qīng míng.
行樂過清明。
nán běi àn, huā shì guǎn xián shēng.
南北岸,花市管弦聲。
yāo kè shàng lóu shuāng kē jiǔ, yǐ zhōu qīng yè liǎng jiē dēng.
邀客上樓雙榼酒,艤舟清夜兩街燈。
zhí shàng yuè tíng tíng.
直上月亭亭。
“花市管弦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