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盤三寸紅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龍盤三寸紅珠”全詩
輕勻絳蠟里團酥。
不比人間甘露。
神鼎十分火棘,龍盤三寸紅珠。
清含冰蜜洗云腴。
只恐身輕飛去。
分類: 西江月
作者簡介(仲殊)
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仲殊為其法號。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游蕩不羈,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家為僧,先后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為僧揮。他與蘇軾往來甚厚。徽宗崇寧年間自縊而死。
《西江月》仲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月》是宋代詩人仲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西江月》中文譯文:
西江之月,花蒂之香已超越華林,色彩勝過陽井中的朱砂。輕盈如絳紅的蠟,外表酥軟。它的甘露勝過人間的滋味。神鼎中的火棘分成十分,蜿蜒如龍的三寸紅珠。它清澈地包含著冰蜜,洗凈了云腴。只是擔心自己身輕如羽毛,飄飛而去。
詩意和賞析:
《西江月》描繪了一種奇特的景象,用形容華林花蒂和陽井中的朱砂相比,表達了詩人對西江月色的贊美之情。詩中的意象豐富多樣,形容了西江月的味道、顏色和質地,將其與人間的甘露相比,顯示了它的超凡魅力。
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將西江月與人間的事物進行對比,將其美妙之處凸顯出來。他將西江月的香味和顏色形容得比華林花蒂和陽井中的朱砂更加出色。同時,他還通過形容西江月像是絳紅的蠟,外表酥軟,表達了它的柔美和細膩。
詩中還描繪了神鼎中的火棘和龍盤珠的景象,將西江月與這些神奇的事物相聯系。火棘被分成十分,象征著其熾烈的火焰,而龍盤珠則形容了它的紅色和如龍的形狀。同時,西江月清澈含冰蜜,洗凈了云腴,給人以清新的感覺。
整首詩詞以形容西江月的美麗和神奇為主題,通過對比和形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西江月的贊美之情。詩人的意境優美,語言細膩,使人仿佛置身于西江月下,感受到其獨特的魅力和純凈的氛圍。
“龍盤三寸紅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yuè
西江月
wèi guò huá lín fāng dì, sè jiān yáng jǐng shěn zhū.
味過華林芳蒂,色兼陽井沈朱。
qīng yún jiàng là lǐ tuán sū.
輕勻絳蠟里團酥。
bù bǐ rén jiān gān lù.
不比人間甘露。
shén dǐng shí fēn huǒ jí, lóng pán sān cùn hóng zhū.
神鼎十分火棘,龍盤三寸紅珠。
qīng hán bīng mì xǐ yún yú.
清含冰蜜洗云腴。
zhǐ kǒng shēn qīng fēi qù.
只恐身輕飛去。
“龍盤三寸紅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