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芳不問東君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芳不問東君借”全詩
三月十三,曾是寒食夜。
盡日暖香熏柏麝。
西施醉起留歸駕。
酒滿玻璃花艷冶。
莫負春心,快飲千鐘罷。
春在燕堂簾幕下。
年芳不問東君借。
分類: 鵲踏枝
作者簡介(仲殊)
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仲殊為其法號。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游蕩不羈,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家為僧,先后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為僧揮。他與蘇軾往來甚厚。徽宗崇寧年間自縊而死。
《鵲踏枝》仲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鵲踏枝》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仲殊。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一霎雕欄疏雨罷。
三月十三,曾是寒食夜。
盡日暖香熏柏麝。
西施醉起留歸駕。
酒滿玻璃花艷冶。
莫負春心,快飲千鐘罷。
春在燕堂簾幕下。
年芳不問東君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的情景,以及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享受。詩詞以婉約細膩的語言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悅和追求美好時光的心情。
詩的開頭描述了雨過天晴的景象,雕欄上的雨水已經停歇。接著提到了三月十三,這一天是寒食節的前夜,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人們在這一天會祭祀祖先并禁火,因此詩詞中暗示了這一夜的清靜和特殊性。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整個春日的溫暖和芬芳。陽光照耀下,溫暖的氣息彌漫在柏樹和麝香之間。這里提到了西施,西施是中國古代美女的代表,她醉酒而起,有意留下來繼續享受春光,這暗示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追求。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一個喜慶的場景,酒滿滿地盛在玻璃杯中,花朵盛開艷麗多姿。詩人呼喚讀者不要浪費春天的美好時光,盡情地暢飲,不要辜負自己的春心。
最后兩句表達了春天的美好在燕堂(宴會廳)的簾幕后,年輕的人們無需向東君(指天子)借取年華,因為春天已經在他們的生活中永駐。
《鵲踏枝》以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表達了對春天美好時光的追求和珍惜。詩人通過描述春天的景色和氛圍,以及人們的歡樂和享受,傳遞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這首詩詞以其優美的語言和鮮活的形象,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溫馨和喜慶的春日場景中,給人以愉悅和想象的空間。
“年芳不問東君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uè tà zhī
鵲踏枝
yī shà diāo lán shū yǔ bà.
一霎雕欄疏雨罷。
sān yuè shí sān, céng shì hán shí yè.
三月十三,曾是寒食夜。
jǐn rì nuǎn xiāng xūn bǎi shè.
盡日暖香熏柏麝。
xī shī zuì qǐ liú guī jià.
西施醉起留歸駕。
jiǔ mǎn bō lí huā yàn yě.
酒滿玻璃花艷冶。
mò fù chūn xīn, kuài yǐn qiān zhōng bà.
莫負春心,快飲千鐘罷。
chūn zài yàn táng lián mù xià.
春在燕堂簾幕下。
nián fāng bù wèn dōng jūn jiè.
年芳不問東君借。
“年芳不問東君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