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紗窗外水挼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紗窗外水挼藍”全詩
小樓新罨畫,卷珠簾。
碧紗窗外水挼藍。
憑欄處,相對玉纖纖。
人散酒闌珊。
夜長都睡皺,唾花衫。
一彎殘月下風檐。
凌波去,羅襪步蹁躚。
分類: 小重山
作者簡介(向滈)
向滈字豐之,號樂齋,開封(今屬河南)人。宋代詞人。自小便會作詩,才氣高而生活窮困,他妻子的父親曾因為他貧窮將他的妻子嫁于別人,他的妻子卻毅然回來,同向滈白頭偕老。代表作有《如夢令》、《卜算子》、《西江月》等,收錄于《樂齋詞》。
《小重山》向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小重山》是宋代詩人向滈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清幽的山水景色和夜晚的離愁別緒,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離別的惆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翡翠林梢青黛山。
小樓新罨畫,卷珠簾。
碧紗窗外水挼藍。
憑欄處,相對玉纖纖。
人散酒闌珊。
夜長都睡皺,唾花衫。
一彎殘月下風檐。
凌波去,羅襪步蹁躚。
詩詞的詩意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和人生離別的感慨之情。詩中的“翡翠林梢青黛山”描繪了山林的翠綠和山勢的險峻。詩人提到了一座小樓,新畫了圖案,卷起珠簾,窗外是碧藍的水面。在這美景之下,詩人與另一位美麗的女子相對而立,宛如玉質般細膩。但是人們散去,酒宴漸漸消散,夜晚又變得漫長,詩人感到時光的流逝,心中的離愁被喚醒。夜晚的時間過得很慢,讓人感到皺紋,唾花衫則暗示了衣物的破舊。最后,一彎殘月掛在風檐下,詩人離開這里,輕盈地走去,步伐輕盈而優雅。
賞析:
這首詩詞以婉約的筆調描繪了一幅美麗而憂傷的景象。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將自己內心的情感與外在景物相結合,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眷戀和對離別的惋惜之情。
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描寫手法。用詞精練而準確,如“翡翠林梢青黛山”形象地描繪了山林的色彩和形態;用“碧紗窗外水挼藍”形容了窗外的水面;用“相對玉纖纖”刻畫了女子的美麗和纖細。通過這些描寫,詩人創造了一個宛如畫卷般的場景,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其中的美好與憂愁。
詩的意境主要集中在離別之情上。詩人通過描繪夜晚的安靜和孤寂,表達了自己的離愁別緒。人們散去,酒宴結束,夜晚的時間變得漫長,詩人感到時光的流逝和離別的痛楚。最后,詩人離開這里,以凌波羅襪的形象展現了離別時的優雅和從容。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相結合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贊美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這種婉約的表達方式使得詩詞更具詩意和情感的共鳴,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凄美和離愁。《小重山》以其優美的語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現了宋代詩詞的獨特魅力。
“碧紗窗外水挼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chóng shān
小重山
fěi cuì lín shāo qīng dài shān.
翡翠林梢青黛山。
xiǎo lóu xīn yǎn huà, juǎn zhū lián.
小樓新罨畫,卷珠簾。
bì shā chuāng wài shuǐ ruá lán.
碧紗窗外水挼藍。
píng lán chù, xiāng duì yù xiān xiān.
憑欄處,相對玉纖纖。
rén sàn jiǔ lán shān.
人散酒闌珊。
yè zhǎng dōu shuì zhòu, tuò huā shān.
夜長都睡皺,唾花衫。
yī wān cán yuè xià fēng yán.
一彎殘月下風檐。
líng bō qù, luó wà bù pián xiān.
凌波去,羅襪步蹁躚。
“碧紗窗外水挼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