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柳疏疏映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柳疏疏映日”全詩
蕭條不似那時游。
只有山光依舊。
別久猶牽去夢,懷多還惹新愁。
吹簫人在雁回州。
不管沈郎消瘦。
分類: 西江月
作者簡介(向滈)
向滈字豐之,號樂齋,開封(今屬河南)人。宋代詞人。自小便會作詩,才氣高而生活窮困,他妻子的父親曾因為他貧窮將他的妻子嫁于別人,他的妻子卻毅然回來,同向滈白頭偕老。代表作有《如夢令》、《卜算子》、《西江月》等,收錄于《樂齋詞》。
《西江月》向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月》是宋代詩人向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門柳疏疏映日,
井桐策策翻秋。
蕭條不似那時游。
只有山光依舊。
別久猶牽去夢,
懷多還惹新愁。
吹簫人在雁回州。
不管沈郎消瘦。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故鄉的景象,門前的柳樹稀疏地映照著陽光,井邊的桐樹葉子翻飛著,預示著秋天的來臨。故鄉的景色變得蕭條,不再像過去那樣熱鬧。然而,只有山光依舊,回憶依然清晰。作者離開故鄉已經很久,但思念之情仍牽引著他的夢境,讓他心中充滿新的憂愁。在雁回的州城里,有一位吹簫的人,沈郎,他的消瘦與作者無關。
賞析:
《西江月》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景物和情感的對比,展現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詩人用柳樹、桐樹等景物描繪了故鄉的變遷,表達了對過去繁榮景象的懷念。詩中的“山光依舊”一句,表達了時間變遷中唯有自然山水依然不變的意境,同時也隱含著對故鄉美好回憶的堅守。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離別之痛和對新生活的困惑。詩人在遠離故鄉的地方,心中仍然牽掛著過去的夢境,思念之情不斷引發新的憂愁。最后兩句以沈郎消瘦作結,表達了作者對他人命運的無奈和漠然態度,也暗示了自己對于離鄉背井的心情。
整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時間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同時,通過對個別人物的描寫,展示了社會中冷漠和疏離的一面。這首詩以簡練、凝練的語言,通過對景物的生動描繪和情感的抒發,營造出深情厚意的意境,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和對人生變遷的思考。
“門柳疏疏映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yuè
西江月
mén liǔ shū shū yìng rì, jǐng tóng cè cè fān qiū.
門柳疏疏映日,井桐策策翻秋。
xiāo tiáo bù shì nà shí yóu.
蕭條不似那時游。
zhǐ yǒu shān guāng yī jiù.
只有山光依舊。
bié jiǔ yóu qiān qù mèng, huái duō hái rě xīn chóu.
別久猶牽去夢,懷多還惹新愁。
chuī xiāo rén zài yàn huí zhōu.
吹簫人在雁回州。
bù guǎn shěn láng xiāo shòu.
不管沈郎消瘦。
“門柳疏疏映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