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休問幾時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時休問幾時還”全詩
昏昏西日度嚴關。
天外一簪初見、嶺南山。
北雁連書斷,新霜點鬢斑。
此時休問幾時還。
準擬桂林佳處、過春殘。
分類: 南歌子
作者簡介(向滈)
向滈字豐之,號樂齋,開封(今屬河南)人。宋代詞人。自小便會作詩,才氣高而生活窮困,他妻子的父親曾因為他貧窮將他的妻子嫁于別人,他的妻子卻毅然回來,同向滈白頭偕老。代表作有《如夢令》、《卜算子》、《西江月》等,收錄于《樂齋詞》。
《南歌子》向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歌子》是宋代詩人向滈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旅途中的景色和旅人的心情。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路盡湘江水,人行癉霧間。
昏昏西日度嚴關。
天外一簪初見、嶺南山。
北雁連書斷,新霜點鬢斑。
此時休問幾時還。
準擬桂林佳處、過春殘。
譯文:
路途終于到了湘江的盡頭,人行走在潮濕的霧氣中。
夕陽昏昏地通過嚴峻的關口。
天邊出現一根簪子,標志著嶺南山的初現。
北方的候鳥連續飛越,信件已經中斷,新霜點綴著鬢發。
此刻請勿問何時才能回來。
暫時打算去桂林的美景之處,度過這殘春。
詩意和賞析:
《南歌子》以短小的篇幅描繪了一個旅途中的場景,展現了旅人的離愁別緒和對故鄉的思念。詩人通過描繪湘江的盡頭、癉霧彌漫的道路和昏暗的夕陽,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詩中提到的一根簪子和嶺南山的出現,象征著旅途的終點即將到來,但是北方的候鳥連續飛越,信件已經中斷,新霜點綴著鬢發,表明詩人對歸鄉的希望漸行漸遠,逐漸感受到了離別的痛苦和歲月的流轉。
最后兩句“此時休問幾時還。準擬桂林佳處、過春殘。”表達了詩人決意放下對歸期的期盼,暫時留在桂林欣賞春天的美景。這種旅途中的離愁別緒和對故鄉的思念,以及對美景的向往,構成了整首詩的主旨。
《南歌子》以簡潔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歸鄉的渴望,展示了旅途中的離別之苦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實,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時休問幾時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gē zǐ
南歌子
lù jǐn xiāng jiāng shuǐ, rén xíng dān wù jiān.
路盡湘江水,人行癉霧間。
hūn hūn xī rì dù yán guān.
昏昏西日度嚴關。
tiān wài yī zān chū jiàn lǐng nán shān.
天外一簪初見、嶺南山。
běi yàn lián shū duàn, xīn shuāng diǎn bìn bān.
北雁連書斷,新霜點鬢斑。
cǐ shí xiū wèn jǐ shí hái.
此時休問幾時還。
zhǔn nǐ guì lín jiā chù guò chūn cán.
準擬桂林佳處、過春殘。
“此時休問幾時還”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