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倒影背斜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樓倒影背斜陽”全詩
被子規呼轉。
紅樓倒影背斜陽,墜幾聲弦管。
荼コ香透,海棠紅淺。
恰平分春半。
花前一笑不須慳,待花飛休怨。
作者簡介(馬子嚴)
馬子嚴(生卒年不詳),南宋文人,字莊父,自號古洲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淳熙二年(1175)進士,歷鉛山尉,恤民勤政。長于文詞,為寺碑,隱然有排邪之意,為倉銘,藹然有愛民之心(《嘉靖鉛山縣志》卷九)。能詩,嘗與趙蕃等唱和,《詩人玉屑》卷一九引《玉林詩話》,謂《烏林行》辭意精深,不減張籍、王建之樂府”。嘗知岳陽,撰《岳陽志》二卷,不傳(劉毓盤《古洲詞輯本跋》)。其馀事跡無考。據集中《金陵懷古》、《詠瓊花》諸作,知其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近人趙萬里輯有《古洲詞》二十九首。《全宋詞》第三冊錄其詞。《全宋詩》卷二六五O錄其詩五首。
《賀圣朝(春游)》馬子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賀圣朝(春游)》
作者:馬子嚴
朝代:宋代
游人拾翠不知遠,被子規呼轉。
紅樓倒影背斜陽,墜幾聲弦管。
荼コ香透,海棠紅淺。
恰平分春半。花前一笑不須慳,待花飛休怨。
中文譯文:歡慶新朝臨近春季時(春游)
游人撿起碧綠之物,不知其遠近。
被子規鳴叫轉動。
紅樓的倒影迎著夕陽,幾聲弦管輕憂裊娜。
荼香透徹,海棠花兒醉人。
春天平分為兩半。在花前一笑無須吝嗇,等待花兒飛舞時停止怨恨。
詩意:這首詩是宋代馬子嚴以春游為題材所創作的作品。詩中歌頌了春天的美好和歡樂,描繪了游人們在春季蓬勃的自然景象中遠離塵囂,盡情享受春天的愉悅。詩人通過描繪拾翠、呼子規、紅樓倒影、弦管聲等景物,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景色迷人,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熱切渴望和期待。
賞析:這首詩以清新的描寫方式,通過一系列的景物描繪,將讀者帶入到了春季的美好時光中。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春天的景致,如碧綠的草地上游人撿拾的翠綠之物,呼喚著子規的聲音,紅樓倒影背朝夕陽,弦管聲悠揚輕盈等等。這些描繪不僅生動表達了春天的青春活力和絢麗色彩,也在情感上使人感到愉悅和舒適。整首詩以平淡的語調表達了作者的情感,有著恰到好處的節奏,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帶來的愉悅與輕松。詩句中的“一笑不須慳,待花飛休怨”更體現了作者對春天美好的祝愿和對人們享受春季時光的期望。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精確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景,給人以愉悅和舒適的感受。
“紅樓倒影背斜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 shèng cháo chūn yóu
賀圣朝(春游)
yóu rén shí cuì bù zhī yuǎn.
游人拾翠不知遠。
bèi zǐ guī hū zhuǎn.
被子規呼轉。
hóng lóu dào yǐng bèi xié yáng, zhuì jǐ shēng xián guǎn.
紅樓倒影背斜陽,墜幾聲弦管。
tú xiāng tòu, hǎi táng hóng qiǎn.
荼コ香透,海棠紅淺。
qià píng fēn chūn bàn.
恰平分春半。
huā qián yī xiào bù xū qiān, dài huā fēi xiū yuàn.
花前一笑不須慳,待花飛休怨。
“紅樓倒影背斜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