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恐清波照白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政恐清波照白頭”全詩
或行或舞或沉浮。
觀魚未必知魚樂,政恐清波照白頭。
休結綱,莫垂鉤。
機心一露使魚愁。
終知不是池中物,掉尾江湖汗漫游。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鷓鴣天(題趙次山魚樂堂)》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題趙次山魚樂堂)
圉圉洋洋各自由。
或行或舞或沉浮。
觀魚未必知魚樂,
政恐清波照白頭。
休結綱,莫垂鉤。
機心一露使魚愁。
終知不是池中物,
掉尾江湖汗漫游。
中文譯文:
鷓鴣之天(題趙次山魚樂堂)
自由自在
或行或舞或沉浮
觀魚的人或許不了解魚的快樂
政治的動亂像清波一樣照耀著白發蒼顏
停止限制,不要垂釣
一旦機心暴露,魚便憂愁
終將明白自己并非是池中之物
身披江湖之色,自在自由游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景描寫了一幅自由自在的魚的畫面。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動,或是游行,或是跳躍,或是沉浮,形象生動。但是,詩人指出觀賞魚的人并不一定能真正了解魚的快樂,因為政治的動蕩和外界的干預不斷打擾著它們。政治的糾葛讓人老去,而魚卻在自由中游動,政治世界對魚來說并不重要。詩人呼吁放開限制,不要再垂釣和捕魚,因為捕撈魚只會讓魚感到不安和憂慮。最后,詩人認識到魚不是池中物,而是自由自在的江湖之主,它們游蕩于廣闊的江湖之中,身份自由、無拘無束。整首詩以寫景為主,通過對自由的魚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由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政恐清波照白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tí zhào cì shān yú lè táng
鷓鴣天(題趙次山魚樂堂)
yǔ yǔ yáng yáng gè zì yóu.
圉圉洋洋各自由。
huò xíng huò wǔ huò chén fú.
或行或舞或沉浮。
guān yú wèi bì zhī yú lè, zhèng kǒng qīng bō zhào bái tóu.
觀魚未必知魚樂,政恐清波照白頭。
xiū jié gāng, mò chuí gōu.
休結綱,莫垂鉤。
jī xīn yī lù shǐ yú chóu.
機心一露使魚愁。
zhōng zhī bú shì chí zhōng wù, diào wěi jiāng hú hàn màn yóu.
終知不是池中物,掉尾江湖汗漫游。
“政恐清波照白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