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室香花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虛室香花滿”全詩
君王既行幸,法子復來儀。
虛室香花滿,清川楊柳垂。
乘閑道歸去,遠意誰能知。
分類:
作者簡介(儲光羲)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宣、下邽等地縣尉。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后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叛軍攻陷長安,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被系下獄,有《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詩,后貶謫嶺南。江南儲氏多為光羲公后裔,尊稱為“江南儲氏之祖”。
《送恂上人還吳》儲光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恂上人還吳》一詩是唐代儲光羲所作,詩中描寫了洛城的美景和君王行幸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君王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洛城本天邑,
洛水即天池。
君王既行幸,
法子復來儀。
虛室香花滿,
清川楊柳垂。
乘閑道歸去,
遠意誰能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洛城為背景,詩人儲光羲通過描繪洛城的美景,表達了對君王的敬仰與思念之情。首先,詩人稱贊洛城為“天邑”,洛水為“天池”,將洛城的地位與上天聯系起來,突出其尊貴之地位。接著,詩人描述了君王行幸的景象,以“君王既行幸,法子復來儀”表達了對君王的稱贊和崇敬之情。詩中還描繪了清靜宜人的環境,通過“虛室香花滿,清川楊柳垂”這些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洛城的祥和美景。最后,詩人以“乘閑道歸去,遠意誰能知”表達了對君王行宮歸來后的離情別緒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運用了清新明朗的描寫手法,通過描繪洛城的美景和君王行幸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君王的敬仰和思念。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離別之情,給人一種濃郁的思鄉之愁。這首詩詞使人感受到了儲光羲對君王的景仰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他細膩的描寫能力和對美景的感悟。
“虛室香花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ún shàng rén hái wú
送恂上人還吳
luò chéng běn tiān yì, luò shuǐ jí tiān chí.
洛城本天邑,洛水即天池。
jūn wáng jì xíng xìng, fǎ zǐ fù lái yí.
君王既行幸,法子復來儀。
xū shì xiāng huā mǎn, qīng chuān yáng liǔ chuí.
虛室香花滿,清川楊柳垂。
chéng xián dào guī qù, yuǎn yì shuí néng zhī.
乘閑道歸去,遠意誰能知。
“虛室香花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