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梵靜花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幽梵靜花臺”全詩
山勢當空出,云陰滿地來。
疏鐘清月殿,幽梵靜花臺。
日暮香林下,飄飄仙步回。
分類:
作者簡介(儲光羲)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宣、下邽等地縣尉。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后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叛軍攻陷長安,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被系下獄,有《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詩,后貶謫嶺南。江南儲氏多為光羲公后裔,尊稱為“江南儲氏之祖”。
《苑外至龍興院作》儲光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苑外至龍興院作》是唐代儲光羲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朝游天苑為背景,描繪了山水秀麗、法筵盛開的景象,并表達了對寧靜、清幽境地的向往和喜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朝游天苑外,
忽見法筵開。
山勢當空出,
云陰滿地來。
疏鐘清月殿,
幽梵靜花臺。
日暮香林下,
飄飄仙步回。
詩詞的意境清新優美,通過運用山水景觀和法筵盛開的描寫,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詩人描繪了天苑外的山勢高聳,云霧彌漫的景象,給人一種寧靜而壯觀的感覺。法筵的出現,更為這個場景增添了喜悅和喧鬧的氣氛。隨著夜幕降臨,景色更加幽暗,月光灑在清幽的花臺和平靜的殿宇上,映襯出一種神秘的氛圍。最后,詩人以“飄飄仙步回”來注釋自己的觀景之行,以表達他在這個美妙的環境中的喜悅和快樂。
整首詩唱和起伏,通過山水與人文景觀的結合,在細膩中展示出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和對寧靜境地的向往。這首詩以其清新淡雅的意境,傳遞了人們對于寧靜、美好的向往,并讓讀者感受到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心靈愉悅。
“幽梵靜花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àn wài zhì lóng xīng yuàn zuò
苑外至龍興院作
cháo yóu tiān yuàn wài, hū jiàn fǎ yán kāi.
朝游天苑外,忽見法筵開。
shān shì dāng kōng chū, yún yīn mǎn dì lái.
山勢當空出,云陰滿地來。
shū zhōng qīng yuè diàn, yōu fàn jìng huā tái.
疏鐘清月殿,幽梵靜花臺。
rì mù xiāng lín xià, piāo piāo xiān bù huí.
日暮香林下,飄飄仙步回。
“幽梵靜花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