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空作雨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飛空作雨聲”全詩
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
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作者簡介(儲光羲)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宣、下邽等地縣尉。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后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叛軍攻陷長安,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被系下獄,有《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詩,后貶謫嶺南。江南儲氏多為光羲公后裔,尊稱為“江南儲氏之祖”。
詠山泉/山中流泉翻譯及注釋
翻譯
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別人詢問這股泉水叫什么名字,卻沒有人知道。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個地面的顏色和天空的顏色是一樣的,泉水從高高的山崖上飛流直下如雨聲作響。
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漲滿了一條條山澗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滿了一個個小池塘。這股泉水的清靜和淡泊沒有人看見,但不論怎樣,這股泉水年復一年地依舊是那么清澈。
注釋
⑴借問:猶詢問。古詩中常見的假設性問語。
⑵飛空:飛入空中。
⑶深澗:兩山中間很深的水。
⑷恬澹:同“恬淡”。清靜淡泊。漢王符《潛夫論·勸將》:“太古之民,淳厚敦樸,上圣撫之,恬澹無為。”
詠山泉/山中流泉賞析
這是一首山水詩。作為一首較為工整的五律,此詩的內容組合與行文結構頗具特色。首聯敘事點題,緊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靜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動,給這僻遠之所平添一活氣;面對此番景象,詩人真想問山泉有無一個讓人記得住的名字,可是無從知曉。其既驚喜又遺憾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間。頷聯承接上文,從正面立意,描繪山泉的出俗形象。詩人從廣闊的立體空間著筆,生動地摹繪出山泉的澄澈與靈動:它流淌在平地之時,恰似一面新亮的鏡子將蔚藍的天宇盡映水底;它飛瀉于山下之際,又如瀟瀟春雨般潑灑半空,煞是壯觀。此聯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對仗謹嚴,通過大膽的想象,細膩的刻畫,把飄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繪得生動可感。頸聯從反面角度立意,轉寫山泉遭遇冷落的境況:盡管山泉清凈而鮮活,可是當它流入深澗,水滿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時候,山泉原先的那種清澄和,那種靈氣,被這窒息的環境遮蓋了,仿佛有誰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飛空”。這些描寫,意在為后文蓄勢。尾聯關合全詩,由敘而議,點明詩旨:山泉的“恬淡”無人關注,可它仍然年復一年,自潔自清,保持著一塵不染的秉性。
《詠山泉》作為一首別致的山水詩,其獨特的藝術技巧可與王維的《山居秋暝》相媲美:全詩形象生動,畫面清新鮮麗,詩人既潑墨渲染,又精雕細刻,把清泠豐溢的山間清泉逼真地展示于讀者面前。《詠山泉》又是一首有所寄托的詠物詩——作品采用擬人手法,寓情于景,寫山泉的“不知名”,說山泉的“無人問”;寫山泉的“恬淡”,說山泉的“長自清”這一切,都在暗示人們:山泉即詩人自己,山泉的特點即詩人要追求的個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飄逸出俗的高潔境界了了可觀,耐人回味。總之,詠山泉與明心志的高度和諧統一,使此詩“格高調逸,趣遠情深,削盡常言”(殷璠《河岳英靈集》)。
詠山泉/山中流泉創作背景
此詩作者儲光羲是唐代官員,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其詩多描繪農家生活、田園風光,抒寫個人情懷、朋友情誼,筆調質樸、自然、生動。《詠山泉》為儲光羲吟詠山水的著名詩作,其具體作年不詳。“飛空作雨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shān quán shān zhōng liú quán
詠山泉/山中流泉
shān zhōng yǒu liú shuǐ, jiè wèn bù zhī míng.
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
yìng dì wèi tiān sè, fēi kōng zuò yǔ shēng.
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zhuàn lái shēn jiàn mǎn, fèn chū xiǎo chí píng.
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
tián dàn wú rén jiàn, nián nián zhǎng zì qīng.
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飛空作雨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