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臨渤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越城臨渤澥”全詩
仙綬兩鄉意,青郊一路分。
野棠春未發,田雀暮成群。
他日思吳會,嘗因西北云。
分類: 閨怨
作者簡介(儲光羲)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宣、下邽等地縣尉。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后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叛軍攻陷長安,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被系下獄,有《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詩,后貶謫嶺南。江南儲氏多為光羲公后裔,尊稱為“江南儲氏之祖”。
《送姚六昆客任會稽何大蹇任孟縣》儲光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姚六昆客任會稽何大蹇任孟縣
越城臨渤澥,
晉國在河汾。
仙綬兩鄉意,
青郊一路分。
野棠春未發,
田雀暮成群。
他日思吳會,
嘗因西北云。
譯文:
送姚六昆客去任會稽,何大蹇去任孟縣。
越城臨渤澥,晉國在河汾。
仙綬兩鄉意,青郊一路分。
野棠花未開,田雀晚成群。
他日思吳會,曾因西北云。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儲光羲寫的一首送別詩,描述了送別姚六昆客去任命的情景。詩中地名和人名的出現,給詩增加了一定的歷史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祝福和對將要離別的別離之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的情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出詩人對朋友離去的思念之情。詩人以越城、渤澥、晉國、河汾等地名,將詩情與歷史聯系起來,增加了詩的感情色彩。詩中描繪了野棠花未開、田雀晚成群的景象,可見時間流轉,季節更替,也暗示了朋友的離去。最后兩句「他日思吳會,曾因西北云。」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希望能夠再次相聚。整首詩以簡短的語言描述了別離的情感,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祝福和掛念之情,表達了人際情感的珍貴與可貴。
“越城臨渤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áo liù kūn kè rèn kuài jī hé dà jiǎn rèn mèng xiàn
送姚六昆客任會稽何大蹇任孟縣
yuè chéng lín bó xiè, jìn guó zài hé fén.
越城臨渤澥,晉國在河汾。
xiān shòu liǎng xiāng yì, qīng jiāo yí lù fēn.
仙綬兩鄉意,青郊一路分。
yě táng chūn wèi fā, tián què mù chéng qún.
野棠春未發,田雀暮成群。
tā rì sī wú huì, cháng yīn xī běi yún.
他日思吳會,嘗因西北云。
“越城臨渤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