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引金絲可一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柳引金絲可一尋”全詩
流鶯喚起惜春心。
桐舒碧葉慳三寸,柳引金絲可一尋。
憐繡閣,對云岑。
苦無多力懶登臨。
翠羅衫底寒猶在,弱骨難支瘦不禁。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嚴仁)
嚴仁(約公元1200年前后在世)字次山,號樵溪,邵武(今屬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慶元末前后在世。好古博雅。楊巨源誅吳曦,安丙惎而殺之,仁為作長憤歌,為時傳誦。與同族嚴羽、嚴參齊名,人稱“三嚴”。仁工詞,有《清江欸乃集》不傳,《文獻通考》行于世。存詞30首。
《鷓鴣天(春思)》嚴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春思)
病去那知春事深。
流鶯喚起惜春心。
桐舒碧葉慳三寸,
柳引金絲可一尋。
憐繡閣,對云岑。
苦無多力懶登臨。
翠羅衫底寒猶在,
弱骨難支瘦不禁。
中文譯文:
病去了又怎知春天的魅力深遠。
鳥兒的歌聲喚醒了對春天的思念之心。
桐樹展開碧綠的葉子,節省著三寸。
柳樹拂動著金色的絲線,只需一抬頭就可尋覓到。
倚著繡樓,面對著云岑。
但可惜我力量不多,不愿意攀登高處。
翠綠的羅裙下,寒意依然存在,
衰弱的骨骼難以支撐,瘦弱不堪。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病后抱怨自己無法親身體驗春天的美麗和歡樂。作者以病后復蘇的感覺喚起了對春天的思念之情。他用桐樹的葉子和柳樹的枝條來比喻春天的美好,并表達了自己因病體虛弱無力無法去欣賞春景的遺憾和苦惱。
賞析:
這首詩借用了桐樹和柳樹的形象來描述春天的美麗和生機勃勃的景象。桐樹碧綠的葉子象征著春天的繁花似錦,而柳樹細長的金色絲條則象征著春風拂面的溫暖和春天里歡聲笑語。作者通過這些比喻強調了春天的美好,并因自身病弱無法親身感受而感到遺憾和懊惱。整首詩情緒低沉,描述了作者身體虛弱所帶來的無能和無奈,表達了作者對于病后無法享受春天歡樂的懊悔之情。
“柳引金絲可一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chūn sī
鷓鴣天(春思)
bìng qù nǎ zhī chūn shì shēn.
病去那知春事深。
liú yīng huàn qǐ xī chūn xīn.
流鶯喚起惜春心。
tóng shū bì yè qiān sān cùn, liǔ yǐn jīn sī kě yī xún.
桐舒碧葉慳三寸,柳引金絲可一尋。
lián xiù gé, duì yún cén.
憐繡閣,對云岑。
kǔ wú duō lì lǎn dēng lín.
苦無多力懶登臨。
cuì luó shān dǐ hán yóu zài, ruò gǔ nán zhī shòu bù jīn.
翠羅衫底寒猶在,弱骨難支瘦不禁。
“柳引金絲可一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