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雁過連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雁過連營”全詩
胡笳在何處,半夜起邊聲。
作者簡介(儲光羲)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宣、下邽等地縣尉。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后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叛軍攻陷長安,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被系下獄,有《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詩,后貶謫嶺南。江南儲氏多為光羲公后裔,尊稱為“江南儲氏之祖”。
《關山月》儲光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關山月》
朝代:唐代
作者:儲光羲
一雁過連營,
繁霜覆古城。
胡笳在何處,
半夜起邊聲。
中文譯文:
一只雁飛過軍營,
繁密的霜覆蓋著古老的城池。
胡笳的聲音從何處傳來,
在半夜里響起邊陲的呼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邊塞上的夜晚景象,展現了唐代邊疆的遙遠和荒涼。詩中的關山是指邊塞的山脈,月光照耀下的關山給人一種蒼涼和寂寥的感覺。
詩的開頭寫道,一只雁飛過連營,暗示著邊塞上的軍隊寂寞的壯麗景象。繁霜覆古城,描述了寒冷的夜晚,古老的城池被霜凍覆蓋,給人一種古老而莊重的氛圍。
接著,詩人問胡笳在何處,表達了對邊塞上胡人(指北方少數民族)的笳聲的思念和渴望。胡笳是胡人吹奏的樂器,它的聲音在半夜里響起,象征著邊塞上的辛酸和邊疆的邊陲氣息。
整首詩描繪了一幅邊塞夜晚的景象,表達了對邊塞生活的思念和對邊疆辛酸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寥寥數語,卻能喚起讀者對邊塞生活的遙遠和艱辛的感受。通過詩人的描寫,讀者可以感受到邊塞上的孤獨、寒冷和邊陲的邊疆氣息,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對邊塞生活的思念和對自由的追求。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展現了邊塞的辛酸和蒼涼,給人以深深的思考與感受。它不僅具有強烈的畫面感,還通過描寫邊塞的景象和情感,傳達了作者對邊塞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求,具有濃郁的抒情情感和深遠的意境。
“一雁過連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shān yuè
關山月
yī yàn guò lián yíng, fán shuāng fù gǔ chéng.
一雁過連營,繁霜覆古城。
hú jiā zài hé chǔ, bàn yè qǐ biān shēng.
胡笳在何處,半夜起邊聲。
“一雁過連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