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開長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風開長廊”全詩
賢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煙收。
薄宦忘機括,醉來即淹留。
月明見古寺,林外登高樓。
南風開長廊,夏夜如涼秋。
江月照吳縣,西歸夢中游。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東京府縣諸公與綦毋潛李頎相送至白馬寺宿》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東京府縣諸公與綦毋潛李頎相送至白馬寺宿》是王昌齡創作的一首詩,它描述了一幅送別場景,表現出詩人對友人的離別之情和對旅途的美好遐想。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鞍馬上東門,裴回入孤舟。
賢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煙收。
薄宦忘機括,醉來即淹留。
月明見古寺,林外登高樓。
南風開長廊,夏夜如涼秋。
江月照吳縣,西歸夢中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友人綦毋潛、李頎一起離開東京府縣,乘船前往白馬寺的情景。詩人描述了友人們騎在馬上,經過東門,再次回望東京,上了孤舟,然后各位賢豪紛紛相送,船行千里流水。夕陽映照在赤岸上,微弱的水波和煙霧逐漸平息。作者表示自己是個官場之外的人,不再計較功名利祿,只愿醉來就此停留下來。月亮明亮地照耀著古寺,詩人站在林外的高樓上俯瞰,南風吹開了長廊,夏夜的涼爽仿佛秋天。江水下的月光照亮吳縣,作者夢中漂泊歸來。
這首詩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離別時的情景和內心感受,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旅途的美好遐想。通過描繪東京府縣離別的一刻,詩人展現了親切和溫暖,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由和歸途的向往。整首詩語言簡潔流暢,用意明確,描繪了離別的場景和離別后的深情。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對友人的摯愛和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也可以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從政生涯的煩悶。這首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表現力,是王昌齡才子風范的體現。
“南風開長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jīng fǔ xiàn zhū gōng yǔ qí wú qián lǐ qí xiāng sòng zhì bái mǎ sì sù
東京府縣諸公與綦毋潛李頎相送至白馬寺宿
ān mǎ shàng dōng mén, péi huí rù gū zhōu.
鞍馬上東門,裴回入孤舟。
xián háo xiāng zhuī sòng, jí zhào qiān lǐ liú.
賢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chì àn luò rì zài, kōng bō wēi yān shōu.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煙收。
báo huàn wàng jī kuò, zuì lái jí yān liú.
薄宦忘機括,醉來即淹留。
yuè míng jiàn gǔ sì, lín wài dēng gāo lóu.
月明見古寺,林外登高樓。
nán fēng kāi cháng láng, xià yè rú liáng qiū.
南風開長廊,夏夜如涼秋。
jiāng yuè zhào wú xiàn, xī guī mèng zhōng yóu.
江月照吳縣,西歸夢中游。
“南風開長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