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何時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何時節”全詩
更為問、霜前甘澤,應何時節。
十莢堯蓂開翠羽,一番潘貌蒸紅頰。
是武夷、六六洞王中,生賢哲。
頭未雪,心猶鐵。
柔不茹,剛難折。
個功名懷抱,試看攄發。
淥水中間辭地角,絳霄高處朝天闕。
管癡兒、事了掛冠歸,方華發。
《滿江紅》鄭元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江紅
臘近嘉平,誰教放、梅梢弄雪。
更為問、霜前甘澤,應何時節。
十莢堯蓂開翠羽,一番潘貌蒸紅頰。
是武夷、六六洞王中,生賢哲。
頭未雪,心猶鐵。
柔不茹,剛難折。
個功名懷抱,試看攄發。
淥水中間辭地角,絳霄高處朝天闕。
管癡兒、事了掛冠歸,方華發。
中文譯文:
滿江紅
歲末盛冬時節,誰教梅花在枝梢上玩耍雪花。
更想問,為何霜前的土地會有甘美的澤水,應該是何時的季節。
十朵草木皇帝蓂翠綠的葉子展開如翠羽,一番美麗如潘金蓮的容顏煥發紅潤的臉頰。
這是武夷山,群山之中的六六洞王,孕育出許多賢哲。
頭發未有白雪,心卻堅硬如鐵。
柔弱者不屈服,堅剛者難被折斷。
對于功名寄托在胸懷之中,試看如何昂發。
在渾濁的水中,告別世俗的塵埃,朝著高懸于絳紅霄漢的天闕而去。
管癡兒,事情已經完成,掛上冠冕歸隱,正是光芒四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由鄭元秀所作,描繪了冬天末尾的景象以及自己的心境。詩中以嘉平年末的冬季為背景,通過描繪梅花玩耍雪花的情景,抒發了作者對生命和歲月變遷的思考。作者對冰天雪地中的梅花的自由自在感到贊嘆,并以此來表達對自己所處狀況的重新思考和反省。
詩中出現的"霜前甘澤"和"十莢堯蓂"等意象,突出了作者情感的細膩和對自然界規律的觀察。通過對梅花和草木的描繪,傳達出作者們對于“生賢哲”的向往和追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柔不茹,剛難折",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堅韌和堅持。
整首詩洋溢著豪情壯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功名的決心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最后,作者以"掛冠歸"來描述自己放下塵世之物,返璞歸真的心境,表達了返璞歸真、追求真善美的主題。全詩行文嚴謹,意境深遠,處處展現了作者的文學才華和思想深度。
“應何時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jiāng hóng
滿江紅
là jìn jiā píng, shuí jiào fàng méi shāo nòng xuě.
臘近嘉平,誰教放、梅梢弄雪。
gèng wéi wèn shuāng qián gān zé, yīng hé shí jié.
更為問、霜前甘澤,應何時節。
shí jiá yáo míng kāi cuì yǔ, yī fān pān mào zhēng hóng jiá.
十莢堯蓂開翠羽,一番潘貌蒸紅頰。
shì wǔ yí liù liù dòng wáng zhōng, shēng xián zhé.
是武夷、六六洞王中,生賢哲。
tóu wèi xuě, xīn yóu tiě.
頭未雪,心猶鐵。
róu bù rú, gāng nán zhé.
柔不茹,剛難折。
gè gōng míng huái bào, shì kàn shū fā.
個功名懷抱,試看攄發。
lù shuǐ zhōng jiān cí dì jiǎo, jiàng xiāo gāo chù cháo tiān què.
淥水中間辭地角,絳霄高處朝天闕。
guǎn chī ér shì le guà guān guī, fāng huá fà.
管癡兒、事了掛冠歸,方華發。
“應何時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