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西有路緣石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邑西有路緣石壁”全詩
邑西有路緣石壁,我欲從之臥穹嵌。
魚有心兮脫網罟,江無人兮鳴楓杉。
王君飛舄仍未去,蘇耽宅中意遙緘。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奉贈張荊州》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贈張荊州》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作品。這首詩是以描述祝融山為主題的。祝融山位于湖南省南部,山峰高聳,紫云環繞,美麗壯觀。詩人通過描繪祝融山的壯麗景色和自然景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詩中的第一句“祝融之峰紫云銜,翠如何其雪嶄巖”描繪了祝融山的雄偉和美麗。紫色的云彩將山峰籠罩,山石翠綠如雪,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邑西有路緣石壁,我欲從之臥穹嵌”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和對山的向往。詩人愿意沿著那條靠近石壁的路去欣賞山的美景,甚至想臥在山的凹陷處,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接下來的兩句“魚有心兮脫網罟,江無人兮鳴楓杉”通過對比描述了自由和孤獨的感覺。詩人通過魚離開漁網和江河中松樹的鳴叫,來表達詩人對自由和孤獨的向往。
最后兩句描寫了詩人發送給張荊州的詩信,表示他在蘇耽的住處中遠離。這里意味著詩人的思念和遙遠。
整首詩以祝融山為背景,通過描述山的壯麗景色和自然元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遠離塵囂的向往,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張荊州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構思巧妙,語言簡練,意境深遠。
“邑西有路緣石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zèng zhāng jīng zhōu
奉贈張荊州
zhù róng zhī fēng zǐ yún xián, cuì rú hé qí xuě zhǎn yán.
祝融之峰紫云銜,翠如何其雪嶄巖。
yì xī yǒu lù yuán shí bì,
邑西有路緣石壁,
wǒ yù cóng zhī wò qióng qiàn.
我欲從之臥穹嵌。
yú yǒu xīn xī tuō wǎng gǔ, jiāng wú rén xī míng fēng shān.
魚有心兮脫網罟,江無人兮鳴楓杉。
wáng jūn fēi xì réng wèi qù, sū dān zhái zhòng yì yáo jiān.
王君飛舄仍未去,蘇耽宅中意遙緘。
“邑西有路緣石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