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秋雁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河秋雁飛”全詩
笛弄晚風殘月。
湘夢斷,楚魂迷。
金河秋雁飛。
別離心,思憶淚。
錦帶已傷憔悴。
蛩韻急,杵聲寒。
征衣不用寬。
分類: 更漏子
作者簡介(詹玉)
詹玉(生卒年不詳)字可大,號天游,古郢(今湖北)人。至元間歷除翰林應奉、集賢學士,為桑哥黨羽。桑歌敗,為崔劾罷(見《元史。崔傳》)。著有《天游詞》一卷。主要作品有《齊天樂·送童甕天兵后歸杭》《漢宮春》《桂枝香》《多麗》《三姝媚》《渡江云》等。
《更漏子》詹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更漏子》是宋代詩人詹玉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日出時云附著在青山之上,山上積雪尚未融化,笛子吹奏的聲音在晚風中回蕩,殘月也掛在天空中的情景。詩中表達了湘夢的破碎和楚魂的迷失,秋天的金河中飛過雁群,讓他們離別時的心情,思憶的淚水,已經使他們的錦帶破舊不堪。蛩蟆的鳴叫聲十分急促,杵聲冷冽,形容了戰爭的冷酷無情。最后,詩人說到即使是在征戰中,征衣也沒有使用寬松的余地,反映了辛酸和辛苦。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湘夢與楚魂的迷失與傷感,描繪了離散者在戰亂年代的艱難境遇。
中文譯文:
日出山峰,山上積雪。
笛聲吹拂著晚風和脆弱的月影。
湘夢已經破裂,楚魂已經迷失。
秋天的金河中飛翔著雁群。
離別之心,思憶之淚。
已使錦帶破舊不堪。
蛩蟆的鳴叫聲急促,杵聲冷冽。
戰爭中的征衣沒有余地。
詩意和賞析:
《更漏子》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湘夢與楚魂的迷失與傷感。詩人通過描繪山上的積雪、笛聲和殘月,以及金河中飛翔的雁群等意象,將離別者的心情和思念之情生動地展現出來。詩中融入了對湘夢和楚魂的思考,對戰亂年代的辛酸和辛苦的描繪。蛩蟆的鳴叫聲和杵聲的凄涼與寒意,更加凸顯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整首詩通過簡練而又富有意象的語言和藝術手法,傳達了詩人深深的思念和對離別的無奈之情,以及對戰亂時期的痛苦感受。
“金河秋雁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ēng lòu zi
更漏子
rì xián shān, shān dài xuě.
日銜山,山帶雪。
dí nòng wǎn fēng cán yuè.
笛弄晚風殘月。
xiāng mèng duàn, chǔ hún mí.
湘夢斷,楚魂迷。
jīn hé qiū yàn fēi.
金河秋雁飛。
bié lí xīn, sī yì lèi.
別離心,思憶淚。
jǐn dài yǐ shāng qiáo cuì.
錦帶已傷憔悴。
qióng yùn jí, chǔ shēng hán.
蛩韻急,杵聲寒。
zhēng yī bù yòng kuān.
征衣不用寬。
“金河秋雁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