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歸人夢海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越歸人夢海樓”全詩
寶刀留贈長相憶,當取戈船萬戶侯。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別陶副使歸南海》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陶副使歸南海,朝代:唐代,作者:王昌齡
別陶副使歸南海,
明月何曾照劉基。
憶昔金閨曾睇彩,
青樓玉女爭燒鵝。
五陵佳氣凜朝日,
王謝才高萬戶侯。
刀劒夜行望秦塞,
無眠可問侯者誰?
中文譯文:
離別了去南海的陶副使,
明亮的月亮從來沒有照過劉基。
懷念昔日的金閨,曾經看過美女彈琴,
青樓里的美女爭相燒制鵝肉。
五陵佳氣凜人的天空,迎著朝陽司許玄宗。
刀劍夜行,眺望秦塞,
誰才是無眠之人,還是萬戶侯?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王昌齡對于古代官員陶副使離別南海的思念之情。詩中提到了陶副使在南越歸來時的壯麗場面和享受榮華富貴的經歷。但是在最后兩句詩中,作者引發了讀者對于侯位榮華的疑問,認為這一切的追求是否值得。
賞析:
這首詩以別陶副使歸南海為題材,通過描寫南越歸人的壯麗場景,展示了當時官僚階級的奢靡生活,同時也向讀者傳達了對于侯位榮華的思考和懷疑。整首詩用詞簡潔明快,意境清新雅致,將作者對于現實社會的思考和對于人生價值的質疑融入其中,給人以深遠的思考。整首詩意義深遠,開放性強,讀者可以從中反思自己對于權力、地位和奢靡生活的態度。
“南越歸人夢海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táo fù shǐ guī nán hǎi
別陶副使歸南海
nán yuè guī rén mèng hǎi lóu, guǎng líng xīn yuè hǎi tíng qiū.
南越歸人夢海樓,廣陵新月海亭秋。
bǎo dāo liú zèng zhǎng xiàng yì, dāng qǔ gē chuán wàn hù hòu.
寶刀留贈長相憶,當取戈船萬戶侯。
“南越歸人夢海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