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浦離觴意何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夕浦離觴意何已”全詩
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送十五舅》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十五舅》
深林秋水近日空,
歸棹演漾清陰中。
夕浦離觴意何已,
草根寒露悲鳴蟲。
譯文:
深山中的秋水近來如空,
回船在清涼的陰影中漂動。
傍晚的岸邊,離別的酒杯何曾填滿,
草根上的寒露引發著蟲鳴的悲哀。
詩意:
這是一首描述離別之情的詩。詩中以秋水、歸棹、夕浦、草根、寒露和蟲鳴等形象描繪了離別的凄涼和惆悵之情。詩人王昌齡感嘆著離別的無奈和無法挽回的事實,抒發了自己的傷感和惋惜之情。
賞析:
王昌齡的這首詩以凄涼細膩的筆墨將離別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秋水表示心境的凄涼,歸棹象征著一個人的離去,夕浦代表離別的場景,而寒露和蟲鳴則象征著思念和悲傷。通過這些意象的運用,詩人將離別的無奈和傷感表達得深沉動人。
整首詩情感真摯,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對離別的痛苦和追思之情。王昌齡以他獨特的的語言和意象,將離別的復雜情感娓娓道來,使讀者對詩人的離愁之情感同樣產生感觸。這首詩以其簡潔明了的語言和具體形象的描繪,向讀者傳遞了一種深沉而動人的情感。
“夕浦離觴意何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í wǔ jiù
送十五舅
shēn lín qiū shuǐ jìn rì kōng, guī zhào yǎn yàng qīng yīn zhōng.
深林秋水近日空,歸棹演漾清陰中。
xī pǔ lí shāng yì hé yǐ, cǎo gēn hán lù bēi míng chóng.
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
“夕浦離觴意何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