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溪只在龍標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龍溪只在龍標上”全詩
譴謫離心是丈夫,鴻恩共待春江漲。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送崔參軍往龍溪》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崔參軍往龍溪》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對崔參軍的送別和祝福,以及對譴謫之苦的思考。
詩中提到的“龍溪”是一個地名,只在龍標上,意味著這個地方只存在于虛幻的標志之上。而“秋月孤山兩相向”,描述了秋夜里的孤寂景象,也可以理解為詩人與崔參軍的相離之感。
詩的第三句“譴謫離心是丈夫”,表達了詩人對崔參軍去譴謫官職的理解和支持。這句話意味著離心是作為丈夫的責任,去面對艱難和困苦。這里的“譴謫”指的是貶官或流放,詩人認為這不僅是崔參軍個人的遭遇,同時也是丈夫的擔當。
最后一句“鴻恩共待春江漲”,是對崔參軍的祝福。鴻恩是指君主的恩澤和恩寵,共待春江漲則意味著期待崔參軍在未來能有所作為,事業蒸蒸日上。
整首詩表達了對崔參軍深深的關切和祝福,同時也展現了對丈夫責任和困苦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具象化的描寫手法,以及對離別、官場命運的思考,營造出淡雅的意境。
“龍溪只在龍標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uī cān jūn wǎng lóng xī
送崔參軍往龍溪
lóng xī zhī zài lóng biāo shàng, qiū yuè gū shān liǎng xiāng xiàng.
龍溪只在龍標上,秋月孤山兩相向。
qiǎn zhé lí xīn shì zhàng fū, hóng ēn gòng dài chūn jiāng zhǎng.
譴謫離心是丈夫,鴻恩共待春江漲。
“龍溪只在龍標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