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裙色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羅裙色好”全詩
羅裙色好。
莫把相如惱。
夢入瑤臺,搔背麻姑爪。
還驚覺。
杜鵑啼早。
一夜相思老。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徐瑞)
徐瑞(1255~1325),字山玉,號松巢,江西鄱陽人。南宋度宗咸淳間應進士舉,不第。祖父云巖、叔祖東綠皆善詩,叔父潔山居士,弟可玉、宗玉,從弟楚玉、蘭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諸弟宦歸,各營別墅,極泉池之勝,日夕詠棣其中。時與黎廷瑞、月灣吳存、仇遠景、湯琛及周應極、許季蕃友善,而與黎廷瑞、吳存住處較近,過從甚密。元延祐四年(1317)以經明行修,推為本邑書院山長。未幾歸隱于家,巢居松下,自號松巢。花晨月夕隨所賦,逐年筆記之。時來郡城,則與三五師友觥籌交錯,于東湖、芝山之間更相唱和,亦無虛日。所著則《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吳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當在數十卷松巢之稿!”其見重于當時如此。后許竹南《有懷》詩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會幾評論。蚤知傾蓋頭俱白,悔不連床話共溫。洲沒草枯芳士歇,巢傾鶴去故枝存。至今惟有灣頭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點絳唇》徐瑞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是徐瑞創作于宋代的一首詩詞。該詩通過描繪春風吹綠江南,女子羅裙色彩艷麗的景象,以及在夢中與麻姑相遇的情節,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和愛情的向往,以及歲月的流轉中相思之苦的感嘆。
詩詞的中文譯文:
多事春風,年年綠遍江南草。
羅裙色好,莫把相如惱。
夢入瑤臺,搔背麻姑爪。
還驚覺,杜鵑啼早。
一夜相思老。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春風綠遍江南的景象為開篇,展示了大自然春風和綠色的生機勃勃。緊接著詩中出現了一位穿著羅裙的美麗女子,她的衣裙色彩艷麗動人,給人以美好的感受。詩人請求讀者不要以對他人的嫉妒為惱,而是欣賞美麗。
接下來,詩人進入夢境,夢見自己置身于瑤臺之上。在夢中,麻姑搔動自己的背部,這是一種迷信中的神奇行為,似乎與詩人的相思之情有所關聯。然而,詩人又在醒來時被早鳥(杜鵑)的鳴叫驚醒,一夜相思過去,只有思念依舊。
整首詩詞通過對春風、顏色和夢境的描繪,以及對時間的流逝和相思之情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愛情的思念之情。該詩語言簡練,意境鮮明,意義深遠,通過細膩的描寫傳遞出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給讀者以共鳴和啟示。
“羅裙色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duō shì chūn fēng, nián nián lǜ biàn jiāng nán cǎo.
多事春風,年年綠遍江南草。
luó qún sè hǎo.
羅裙色好。
mò bǎ xiàng rú nǎo.
莫把相如惱。
mèng rù yáo tái, sāo bèi má gū zhǎo.
夢入瑤臺,搔背麻姑爪。
hái jīng jué.
還驚覺。
dù juān tí zǎo.
杜鵑啼早。
yī yè xiāng sī lǎo.
一夜相思老。
“羅裙色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