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安可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富貴安可常”全詩
蕭條愁殺人,蟬鳴白楊樹。
回頭望京邑,合沓生塵霧。
富貴安可常,歸來保貞素。
分類:
作者簡介(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有說是邢臺人或說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著一個很長時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隱居鄂渚。大歷中,曾任盱眙尉。
《古意》常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
牧馬古道傍,
道傍多古墓。
蕭條愁殺人,
蟬鳴白楊樹。
回頭望京邑,
合沓生塵霧。
富貴安可常,
歸來保貞素。
中文譯文:
在牧馬的古道旁,
道路邊多是古墓。
荒涼悲哀令人沮喪,
蟬鳴白楊樹。
回頭望著京城邑,
人群擁擠,塵霧彌漫。
富貴安樂何能長久,
歸來保持貞操清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馬在古道上牧放的場景,帶給讀者一種古樸的氛圍。詩中提到了道路邊的古墓,增加了一種凄涼和哀怨的感覺。接著,蟬的鳴叫和白楊樹的顫動,更進一步渲染了蕭條的氣氛。
在回望京城時,詩人描繪了一個人口擁擠、塵霧彌漫的景象。從這個描述中,可以感受到雜亂和繁忙的現代都市的對比。而詩的結尾則表達了對富貴的無奈和對純樸的向往。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句,刻畫了農村和都市、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對比。通過詩人對古樸與凄涼景象的描繪,展現了對于簡單、貞潔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在唐代的文化背景下,這首詩可以被理解為對于時代中喧囂和功利的拒絕,以及對于純樸、清白生活的向往。同時,通過對于富貴的態度反思,詩人還表達了對于人生價值觀和道德規范的思考。
“富貴安可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古意
mù mǎ gǔ dào bàng, dào bàng duō gǔ mù.
牧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
xiāo tiáo chóu shā rén, chán míng bái yáng shù.
蕭條愁殺人,蟬鳴白楊樹。
huí tóu wàng jīng yì, hé dá shēng chén wù.
回頭望京邑,合沓生塵霧。
fù guì ān kě cháng, guī lái bǎo zhēn sù.
富貴安可常,歸來保貞素。
“富貴安可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