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楊花撲馬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雪白楊花撲馬頭”全詩
夜深一片城頭月,曾照張家燕子樓。
分類:
作者簡介(薩都剌)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游山玩水、歸隱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彭城雜詠》薩都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彭城雜詠》寫了冬天時白雪飛舞的場景,以及作者在徐州城的夜晚回憶過去的情景。
中文譯文:
白雪花瓣撲在馬頭上,
行人經過徐州城,
深夜城頭一輪明月,
曾照張家的燕子樓。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天的景象,白雪像花瓣一樣落在馬頭上。行人在春天即將結束時經過徐州城時,看到夜晚城頭上一輪明亮的月亮。這輪月亮曾經照耀著張家的燕子樓。整首詩帶給人們一種靜謐而美麗的感覺,通過詩人的描述使人們聯想到了徐州的美景和過去。
賞析:
《彭城雜詠》以簡練的語言描寫了冬天的雪景,雪花像白色的花瓣一樣落在馬頭上,形象生動。通過描述行人經過徐州城的場景,詩人展現了冬天即將過去,春天即將到來的氛圍。深夜城頭上的明月給予整首詩以安寧的氣息,讓人們聯想起曾經照亮過的張家燕子樓。整首詩情感平實而靜謐,通過簡練的文字表達出對徐州美景和過去時光的回憶和懷念之情。這首詩詞給人以一種寧靜而深思的感覺,展示了作者對美景的敏銳觀察和對過去的深情回憶。
“雪白楊花撲馬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éng chéng zá yǒng
彭城雜詠
xuě bái yáng huā pū mǎ tóu, xíng rén chūn jǐn guò xú zhōu.
雪白楊花撲馬頭,行人春盡過徐州。
yè shēn yī piàn chéng tóu yuè, céng zhào zhāng jiā yàn zi lóu.
夜深一片城頭月,曾照張家燕子樓。
“雪白楊花撲馬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