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蕭樹梢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飄蕭樹梢風”全詩
不見打魚人,菰浦雁相語。
分類: 漁父
作者簡介(薩都剌)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游山玩水、歸隱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過高郵射陽湖》薩都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過高郵射陽湖》
飄蕭樹梢風,淅瀝湖上雨。
不見打魚人,菰浦雁相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人跡罕至的高郵射陽湖景象。在風中,草木搖曳,而湖面上的雨滴又落下來。然而,在這樣的景色之中,卻沒有看到打漁的人,只有雁群在菰浦上相互交流。
賞析:
這首詩用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高郵射陽湖的景色和景象。詩人用“飄蕭樹梢風”描寫了風的幽遠和草木的搖動,用“淅瀝湖上雨”形容了雨的輕柔和湖面的煙雨氛圍。然而,盡管這樣的美景環繞,詩中的主人公卻感嘆“不見打魚人”,這可能意味著湖上的漁業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也讓人感到一片寧靜和祥和。最后一句“菰浦雁相語”則傳達了自然界中雁群的互動,使得整個詩意更加豁達和自然。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高郵射陽湖的描繪,展現了元代詩人對幽靜自然景色的喜愛和對大自然生態平衡的關注,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湖上漁業狀況的一種隱憂。
“飄蕭樹梢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gāo yóu shè yáng hú
過高郵射陽湖
piāo xiāo shù shāo fēng, xī lì hú shàng yǔ.
飄蕭樹梢風,淅瀝湖上雨。
bú jiàn dǎ yú rén, gū pǔ yàn xiāng yǔ.
不見打魚人,菰浦雁相語。
“飄蕭樹梢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