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縹緲蒼茫不可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縹緲蒼茫不可接”全詩
縹緲蒼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作者簡介(夏完淳)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復,字存古,號小隱、靈首(一作靈胥),乳名端哥,漢族,明松江府華亭縣(現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詩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歲能詩文。十四歲從父及陳子龍參加抗清活動。魯王監國授中書舍人。事敗被捕下獄,賦絕命詩,遺母與妻,臨刑神色不變。著有《南冠草》、《續幸存錄》等。
《絕句(四首選一)》夏完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絕句(四首選一)》
扁舟明月兩峰間,
千頃蘆花人未還;
縹緲蒼茫不可接,
白云空翠洞庭山。
中文譯文:
獨坐小船在明亮的月光下,兩座山峰之間,
千頃湖面上的蘆花,人還沒有回來;
如此虛幻模糊,蒼茫不可觸及,
白云空懸,美麗的洞庭山。
詩意:
這首詩以夜晚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在洞庭湖上的船上的感受。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小船在兩座山峰間穿梭行駛。湖面上漂浮著茫茫的蘆花,但卻看不到歸來的人。整個景色顯得虛幻而蒼茫,無法觸及和捕捉。洞庭山上的白云在藍天下飄蕩,形成了美麗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夜晚湖上的景色。作者通過運用形象而富有詩意的語言,給讀者展示了一個靜謐而美麗的夜晚。明亮的月光、行駛的小船以及遙遠蒼茫的山峰和湖面上的蘆花,都構成了一個富有浪漫氛圍的場景。詩歌中反映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感,以及對大自然美麗景色的贊美之情。整體風格簡練、自然流暢,給人以舒適和平靜的感覺,帶領讀者進入到詩人的情感世界中。
“縹緲蒼茫不可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ué jù sì shǒu xuǎn yī
絕句(四首選一)
piān zhōu míng yuè liǎng fēng jiān, qiān qǐng lú huā rén wèi hái
扁舟明月兩峰間,千頃蘆花人未還;
piāo miǎo cāng máng bù kě jiē, bái yún kōng cuì dòng tíng shān.
縹緲蒼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縹緲蒼茫不可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