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寬客避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寬客避兵”全詩
塔盤湖勢動,橋引月痕生。
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
廿年交舊散,把酒嘆浮名。
作者簡介(吳偉業)

吳偉業(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蘇昆山,祖父始遷江蘇太倉,漢族,江蘇太倉人,崇禎進士。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并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者。長于七言歌行,初學“長慶體”,后自成新吟,后人稱之為“梅村體”。
《過吳江有感》吳偉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吳江有感》
落日松陵道,
堤長欲抱城。
塔盤湖勢動,
橋引月痕生。
市靜人逃賦,
江寬客避兵。
廿年交舊散,
把酒嘆浮名。
譯文:
夕陽斜照著松陵道,
堤岸綿延欲將城抱。
塔倒湖水波瀾動,
橋下月光刻下痕跡留。
城市安靜人紛紛避賦,
江面寬闊客商逃避兵。
二十年來老友散盡,
舉杯飲酒嘆浮名之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經過吳江時的所見所感。夕陽斜照下,他看到了松陵道,堤岸綿延,仿佛要將城市緊緊擁抱。同時,他也注意到湖水波瀾動蕩,塔倒映其中,橋下月光照耀,留下濃濃的痕跡。
城市安靜無聲,人們紛紛躲避征收賦稅的苦楚,江面遼闊,讓客商可以暫時避開戰亂和軍隊的騷動。然而,經過二十年的時光,老友散盡,曾經的情誼也在歲月的沖刷中逐漸消散。作者舉起酒杯,嘆息自己過去追逐名利的輕浮之心。
賞析:
整首詩以簡練蘊含深意的語言,描繪了作者走過吳江時的景象。詩人以精煉的筆觸刻畫城市的景色,通過對自然和城市的描繪,深刻地表達了對現實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
作者通過描繪堤岸、湖水、橋梁和夕陽等景物,展示了吳江的獨特之美。落日余暉映照下的松陵道和橋引月光的痕跡,給人一種美好而浪漫的感受。同時,作者也運用冷靜而客觀的語言,表達了對社會現象和人生變遷的思考。
詩人通過描寫市靜和人逃賦的情景,展現了人們在現實困境面前的無奈與逃避。而對江寬客避兵的描述,則暗示了戰亂和動蕩的時局,使得詩中人物和景物產生了對比。
詩的最后兩句"廿年交舊散,把酒嘆浮名"表達了詩人的緬懷和哀嘆。年華逝去,曾經的友誼漸行漸遠,曾經的追求和名利也逐漸被作者所淡化。詩人通過把酒嘆浮名,暗示了對過去輕浮心態的反思和對人生真諦的思考。
整首詩從景色描繪到情感表達都微妙而準確,通過對現實世界和內心感悟的結合,展示了詩人獨特的思維和情感世界。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現實社會和人生意義的深思,引發對人生追求和價值的思考。
“江寬客避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wú jiāng yǒu gǎn
過吳江有感
luò rì sōng líng dào, dī zhǎng yù bào chéng.
落日松陵道,堤長欲抱城。
tǎ pán hú shì dòng, qiáo yǐn yuè hén shēng.
塔盤湖勢動,橋引月痕生。
shì jìng rén táo fù, jiāng kuān kè bì bīng.
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
niàn nián jiāo jiù sàn, bǎ jiǔ tàn fú míng.
廿年交舊散,把酒嘆浮名。
“江寬客避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