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人間五百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寂寞人間五百年”全詩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分類: 中秋節
作者簡介(王士禎)

王士禎(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謚文簡。新城(今山東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初杰出詩人、學者、文學家。博學好古,能鑒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詩為一代宗匠,與朱彝尊并稱。書法高秀似晉人。康熙時繼錢謙益而主盟詩壇。論詩創神韻說。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以后轉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但未能擺脫明七子摹古馀習,時人誚之為“清秀李于麟”,然傳其衣缽者不少。好為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于亭雜錄》、《香祖筆記》等,然辨駁議論多錯愕、失當。
《高郵雨泊》王士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高郵雨泊》是清代王士禎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寒雨中,我在秦郵夜晚停泊的船上,
南湖的水漲得連綿不絕,直連天際。
風流的景色不再見于秦淮河畔,
五百年來,人世間變得那么寂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在高郵停泊的船上,作者觀察到寒雨中的景象,以及周圍環境的變化所帶來的寂寞感受。詩中提到的南湖漲水連天,形容著雨水的洶涌,給人一種廣闊、壯觀的感覺。同時,詩人也暗示著風流景色已經消失,秦淮河畔的繁華已成過去,現實世界已經經歷了五百年的滄桑,變得空虛而寂寞。
賞析:
1. 對景寫意:詩中通過描繪寒雨夜泊的場景,展現了大自然的威力和變幻無常的特點。南湖的漲水形成了壯觀的景象,將人們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給人以震撼和敬畏之感。
2. 寂寞之感:詩句中的“寂寞人間五百年”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寂寞和無奈。這里的“五百年”可以理解為長久的時間,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間變遷的對比,表達了對過去繁華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悲涼。
3. 對時代的思考:詩中提到的秦淮河和五百年的時間變化,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社會的變遷。作者通過對當下的觀察,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現實的反思,呈現出對時代的深刻洞察和對人生的感慨。
《高郵雨泊》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間變遷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寂寞和對時代流轉的思考。詩中的意象和對比使人們深入思考人生的意義和歷史的變遷,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寂寞人間五百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āo yóu yǔ pō
高郵雨泊
hán yǔ qín yóu yè pō chuán, nán hú xīn zhǎng shuǐ lián tiān.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fēng liú bú jiàn qín huái hǎi, jì mò rén jiān wǔ bǎi nián.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寂寞人間五百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