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林黃葉雁聲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滿林黃葉雁聲多”全詩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分類: 秋天
作者簡介(王士禎)

王士禎(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謚文簡。新城(今山東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初杰出詩人、學者、文學家。博學好古,能鑒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詩為一代宗匠,與朱彝尊并稱。書法高秀似晉人。康熙時繼錢謙益而主盟詩壇。論詩創神韻說。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以后轉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但未能擺脫明七子摹古馀習,時人誚之為“清秀李于麟”,然傳其衣缽者不少。好為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于亭雜錄》、《香祖筆記》等,然辨駁議論多錯愕、失當。
江上賞析
此詩描寫了深秋時節,江上白波涌起,而煙雨飄飄,天色陰暗,江上頓時給人沉沉的感覺。那滾滾的江水挾著深秋的寒氣,風寒水冷,吳楚一帶,秋意盎然。而兩岸山巒經秋意的感染,樹葉也被秋霜染成金黃,那金黃的葉子隨風飄起,零落在秋山之坡,飄忽在秋水之上。樹林里、天空中,一行行大雁南歸,時起的雁聲縈繞在天宇之間,縈繞在人們心頭。詩人從不同的角度描繪景物:空中,雁鳴陣陣,江上,白波涌起,四面,煙雨迷蒙,地上,落葉蕭蕭,多層面的渲染,秋的韻味就顯得濃濃的足足的,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氛圍和效果。此詩一、二兩句,就給人開闊遼遠之感:吳頭楚尾,是春秋時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在今江西省北部,那里,地域遼闊,山水相接,煙雨迷茫,江濤奔涌,此境此景,詩人非常激賞,足現其心胸之開闊,意境之開朗。三、四兩句,既交待了渡江的時間、環境,更隨意點染,勾勒出一幅由寒潮、山林、大雁、黃葉構成的秋江圖,簡潔洗煉,蘊藉含蓄。而秋江晚渡的意境,清爽脫俗,超然典雅,長髯白衫的先覺圣明凌虛于浩淼煙波之上,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
“滿林黃葉雁聲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shàng
江上
wú tóu chǔ wěi lù rú hé? yān yǔ qiū shēn àn zì bō.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自波。
wǎn chèn hán cháo dù jiāng qù, mǎn lín huáng yè yàn shēng duō.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滿林黃葉雁聲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