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光陰牛背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牧童光陰牛背過”全詩
牛尾禿速牛角彎,牛肥牛瘠心先關。
母呼兒飯兒不飯,人餓須知飼牛晚。
放之平泉,以寬牛勞;
浴之清淺,以息牛喘。
牛能養人識人意,一牛全家命所寄。
阿牛牽牛去輸租,勸爺賣牛寧賣吾。
分類: 古詩三百首
《牧歌》孫原湘 翻譯、賞析和詩意
《牧歌》是一首清代詩詞,作者是孫原湘。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上牛坐,伏牛臥,
牧童光陰牛背過。
牛尾禿速牛角彎,
牛肥牛瘠心先關。
母呼兒飯兒不飯,
人餓須知飼牛晚。
放之平泉,以寬牛勞;
浴之清淺,以息牛喘。
牛能養人識人意,
一牛全家命所寄。
阿牛牽牛去輸租,
勸爺賣牛寧賣吾。
詩意:
這首詩以田園牧歌的形式表達了對農牧生活的描繪和思考。詩人以牛為主題,通過描繪牛的形態和牛與人的關系,抒發了對農民牧民辛勤勞動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
賞析:
《牧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牛的形態和與人的互動,表達了牛對農民生活的重要性和牛與人之間的緊密關系。詩中描述了上牛坐、伏牛臥的場景,展現了牧童與牛的默契和共同努力。詩人通過牛尾禿速、牛角彎等細膩的描寫,展示了牛的形態特征,同時通過牛肥牛瘠、牛能養人識人意等表達,強調了牛在農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詩中也呼應了農牧生活的現實,母親叫兒子吃飯,兒子卻不吃,因為他知道飼養牛需要更晚一些。這表達了農牧民為了家庭和生活的需要,常常犧牲自己的飲食,優先照顧牛的情感。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對牛的愛護和關懷,如放牛到平泉以減輕牛的勞累,給牛洗浴以緩解牛的疲勞等。這些描寫體現了農民對牛的關心和尊重,同時也折射出農民對自然的敬畏與感恩之情。
最后兩句“阿牛牽牛去輸租,勸爺賣牛寧賣吾。”表達了詩人對農民與牛的緊密聯系的思考。詩人表示,即使有人勸說主人賣掉牛,但他寧愿自己被賣掉,也不愿意讓牛離開。這表達了詩人對農牧生活的珍視和對牛的情感依托,牛對農民生活的重要性超越了經濟價值。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牛與人的互動和對農牧生活的描繪,表達了對農民牧民辛勤勞動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展現了對自然和人與動物之間緊密聯系的關注和感悟。
“牧童光陰牛背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gē
牧歌
shàng niú zuò, fú niú wò, mù tóng guāng yīn niú bèi guò.
上牛坐,伏牛臥,牧童光陰牛背過。
niú wěi tū sù niú jiǎo wān, niú féi niú jí xīn xiān guān.
牛尾禿速牛角彎,牛肥牛瘠心先關。
mǔ hū ér fàn ér bù fàn, rén è xū zhī sì niú wǎn.
母呼兒飯兒不飯,人餓須知飼牛晚。
fàng zhī píng quán, yǐ kuān niú láo
放之平泉,以寬牛勞;
yù zhī qīng qiǎn, yǐ xī niú chuǎn.
浴之清淺,以息牛喘。
niú néng yǎng rén shí rén yì, yī niú quán jiā mìng suǒ jì.
牛能養人識人意,一牛全家命所寄。
ā niú qiān niú qù shū zū, quàn yé mài niú níng mài wú.
阿牛牽牛去輸租,勸爺賣牛寧賣吾。
“牧童光陰牛背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