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來韋杜人家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來韋杜人家北”全詩
滿城風色,漠漠樓臺隔。
目送飛鴻,景入長天滅。
關山絕,亂云千疊,江北江南雪。
作者簡介(龔自珍)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點絳唇·十月二日馬上作》龔自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十月二日馬上作》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帽紅塵,行來韋杜人家北。
滿城風色,漠漠樓臺隔。
目送飛鴻,景入長天滅。
關山絕,亂云千疊,江北江南雪。
詩意:
這首詩詞以十月二日馬上作為題材,描述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人穿過紛繁喧囂的塵世,來到北方的一戶人家,與友人韋杜相聚。城中的風景如畫,但樓臺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詩人目送著飛翔的鴻雁,景色逐漸融入蒼穹中消失。關山險峻,云層密布,江北江南都飄落著潔白的雪花。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旅途中的景色和詩人的心境。通過對紛繁塵世的一帽紅塵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于清凈寧靜之地的向往。滿城風色的描繪使人感受到了城市的繁華景象,而漠漠樓臺的描述則凸顯了城市中的距離和冷漠感。詩人目送飛鴻,景色逐漸消失,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無法挽回的遺憾之情。最后,以關山絕、亂云千疊和江北江南雪的描繪,展示了北方冬季的嚴寒和美麗景色,同時也暗示著詩人的孤寂和思鄉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獨特的意象描寫和深沉的情感表達,給人以深思和感動。它展現了詩人對世俗紛擾的疏離和對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時也透露出對過往時光的懷念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在清代文學中具有獨特的價值,被廣泛贊譽為龔自珍的經典之作。
“行來韋杜人家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shí yuè èr rì mǎ shàng zuò
點絳唇·十月二日馬上作
yī mào hóng chén, xíng lái wéi dù rén jiā běi.
一帽紅塵,行來韋杜人家北。
mǎn chéng fēng sè, mò mò lóu tái gé.
滿城風色,漠漠樓臺隔。
mù sòng fēi hóng, jǐng rù cháng tiān miè.
目送飛鴻,景入長天滅。
guān shān jué, luàn yún qiān dié, jiāng běi jiāng nán xuě.
關山絕,亂云千疊,江北江南雪。
“行來韋杜人家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