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向桃源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向桃源里”出自唐代劉長卿的《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yīng xiàng táo yuán lǐ,詩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應向桃源里”全詩
《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
不知方外客,何事鎖空房。
應向桃源里,教他喚阮郎。
應向桃源里,教他喚阮郎。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
崕嶃天籟正融融,
但愿桃源桃氣好,
只怪人間人事傲。
中文譯文:
我曾到過白鶴觀尋找岑秀才,卻沒有找到。
山巒高聳,天籟之音正流淌,
只希望桃源里的桃花氣息宜人,
卻怪人間的紛擾與傲慢。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到白鶴觀尋找岑秀才卻不幸不遇的情景。詩人形容了山巒高聳的景色和天籟之音的美妙,表達了對桃源中的桃花氣息宜人的向往。然而,他卻指責人間的紛擾與傲慢,導致他無法與岑秀才相遇。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間事物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對現實的不滿。詩中的白鶴觀寓意著追求文化修養和精神追求的地方,岑秀才則象征了才華橫溢的人。詩人通過描繪美麗的山巒和天籟之音,展現了自然的寧靜和美好,將其與人間的紛擾和傲慢形成鮮明對比。詩人希望自己能夠進入桃源,與岑秀才相遇,寄托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對現實的不滿。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豐富而深遠的意境,給人以思考和感慨。
“應向桃源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bái hè guān xún cén xiù cái bù yù
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
bù zhī fāng wài kè, hé shì suǒ kōng fáng.
不知方外客,何事鎖空房。
yīng xiàng táo yuán lǐ, jiào tā huàn ruǎn láng.
應向桃源里,教他喚阮郎。
“應向桃源里”平仄韻腳
拼音:yīng xiàng táo yuán lǐ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應向桃源里”的相關詩句
“應向桃源里”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應向桃源里”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應向桃源里”出自劉長卿的 《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