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虛日薄花竹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簾虛日薄花竹靜”全詩
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
作者簡介(蘇舜欽)

蘇舜欽(1008—1048)北宋詩人,字子美,開封(今屬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遷至開封(今屬河南)。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進奏院等職。因支持范仲淹的慶歷革新,為守舊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讓其屬官劾奏蘇舜欽,劾其在進奏院祭神時,用賣廢紙之錢宴請賓客。罷職閑居蘇州。后來復起為湖州長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與梅堯臣齊名,人稱“梅蘇”。有《蘇學士文集》詩文集有《蘇舜欽集》16卷,《四部叢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蘇舜欽集》。
初晴游滄浪亭翻譯及注釋
翻譯
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漲了起來,云兒濃厚,遮掩天空,時晴時陰,天氣也暖和。
簾內無人,日色暗淡,花叢、竹叢一片寂靜,不時從中冒出幾聲小鳥的對鳴聲。
注釋
⑴滄浪亭:在今江蘇蘇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為五代時吳越國廣陵王錢镠的花園。五代末此處為吳軍節度使孫承祐的別墅。北宋慶歷年間為詩人蘇舜欽購得,在園內建滄浪亭,后以亭名為園名。后代人在它的遺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春水:春天的河水。
⑵連明:直至天明。
⑶嬌云:彩云,又云的美稱。弄:吳越方言,作的意思。陰晴:時陰時晴。
⑷簾虛:簾內無人。日薄:日色暗淡。
初晴游滄浪亭鑒賞
首句“夜雨連明春水生”,寫詩人目睹池內陡添春水,因而憶及昨夜好一陣春雨。詩由“春水生”帶出“夜雨連明”,意在說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勢不小,好為下寫“初晴”之景作張本。正因昨夜雨久,雖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氣中濕度依然很大,天上濃密的云塊尚未消散,陰天跡象明顯;但畢竟雨停了,陽光從云縫里斜射下來,連輕柔的春云也帶上了暖意,天正由陰轉晴。以上就是詩中“嬌云濃暖弄陰晴”所提供的意境。詩抓住雨后春云的特征來寫天氣,取材典型。
第三句“簾虛日薄花竹靜”寫陽光透過稀疏的簾孔,并不怎么強烈;山上花竹,經過夜雨洗滌,枝葉上雨珠猶在,靜靜地佇立在那里。如果說這句是直接寫靜,束句“時有乳鳩相對鳴”則是借聲響來突出靜,收到的是“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藝術效果。顯然,詩中寫由春景構成的幽靜境界和題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緊。乍看,題中“游”字似乎在詩中沒有著落,但從詩中諸種景象的次第出現,就不難表現出詩人在漫游時觀春水、望春云、注目簾上日色、端詳雜花修竹、細聽乳鳩對鳴的神態。詩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過詩人沒有像韋應物那樣明說自己“景煦聽禽響,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亭》)而已。
詩人喜愛這“初晴”時的幽靜境界是有緣由的。他以遷客身份退居蘇州,內心愁怨很深。在他看來,最能寄托憂思的莫過于滄浪亭的一片靜境,所謂“靜中情味世無雙”(《滄浪靜吟》)。他所講的“靜中清味”,無非是自己在靜謐境界中感受到的遠禍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說的“跡與豺狼遠,心隨魚鳥閑氣(《滄浪亭》)。其實他何曾自得閑適,在同詩中,他在那里曼聲低吟“修竹慰愁顏”可見詩人在亥初晴游滄浪亭爭中明寫“靜中物象”,暗寫流連其中的情景,表現的仍然是他難以平靜的情懷。胡仔說蘇舜欽“真能道幽獨閑放之趣”(《苕澳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二),此詩可為一例。
初晴游滄浪亭創作背景
慶歷四年(1044年),進奏院祠神之日,蘇舜欽作為集賢校理監進奏院,循前例以賣舊公文紙的錢宴請同僚賓客。當時朝中的保守派御史中丞王拱辰等,對宰相杜衍、參知政事范仲淹、樞密副使富弼等人力圖改革弊政之舉心懷不滿;而蘇舜欽得范仲淹薦舉,又是杜衍之婿,因而保守派抓住這件事,借題發揮,彈劾他監主自盜,結果,蘇舜欽被罷去官職,在席的有十余人被逐出朝。區區一件小事,竟得如此嚴懲,蘇舜欽激憤不己,他帶著心靈上的創痛,流寓蘇州,不久,在城南營建滄浪亭。他時時攜酒獨往滄浪亭吟詩漫步,而《初晴游滄浪亭》就是在此背景下寫成的。初晴游滄浪亭簡析
詩人有《滄浪亭》詩云:“跡與豺狼遠,心隨魚鳥閑。吾甘老此境,無暇事機關(費盡心機搞陰謀,耍弄權術)。”細細品味這幾句詩,對理解這首絕句很有好處。
也許是“好雨知時節”,昨晚“隨風潛入夜”,一直下到天明,亭前池子里的水漲了不少。你看,“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天上輕柔的春云像嬌嗔的姑娘在照鏡,一會兒笑,一會兒哭似的,不斷在池中變幻著倩影。看來,宋朝詩人頗喜歡“弄”字,張先的“云破月來花弄影”開了先例,歐陽修“夜深江月弄清輝”和蘇舜欽的這一句緊緊跟上,就象今天的人喜歡用“搞”字。用多了,就缺乏新鮮感,詩詞創作最重的還應是首創精神。盡管“弄”字都用得不錯,能出境界,但畢竟不如首創者。 第三句先寫“水晶簾瑩更通風”,春天的陽光透過稀疏的簾孔,落下斑駁的倩影;再寫“花重錦官城”和“綠竹半含籜”那種境界,無論是花,無論是竹,都給人“雨洗涓涓凈,風吹細細香”那種清新的感覺。今天,園里沒有客人來,詩人獨自觀賞,踽踽前行,一切都顯得那么寧靜,心頭不禁涌起“滄浪獨步亦無淙”之無緒。 最后一句以動襯靜,收到“鳥鳴山更幽”的效應。歐陽修也有《滄浪亭》詩曰:“水禽閑暇事高格,山鳥日夕相啾喧。”做為這一句詩的解說詞,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詩人還有《滄浪靜吟》云:“靜中情味世無雙”,這靜中的“幽獨閑放之趣”,隱藏著詩人被罷黜后的落寞情緒。詩人嘴上說在這靜謐的園中可以“跡與豺狼遠,心隨魚鳥閑”,其實心中是非常痛苦的,只是沒有明說罷了。哀莫大于心死,詩人對朝庭早已“心死”。
“簾虛日薄花竹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qíng yóu cāng láng tíng
初晴游滄浪亭
yè yǔ lián míng chūn shuǐ shēng, jiāo yún nóng nuǎn nòng yīn qíng.
夜雨連明春水生,嬌云濃暖弄陰晴。
lián xū rì báo huā zhú jìng, shí yǒu rǔ jiū xiāng duì míng.
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
“簾虛日薄花竹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