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卻春光總不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過卻春光總不知”全詩
不因送客東城去,過卻春光總不知。
作者簡介(趙孟頫)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
《東城》趙孟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城》是元代文學家趙孟頫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野店桃花紅粉姿,
陌頭楊柳綠煙絲。
不因送客東城去,
過卻春光總不知。
詩意:
這首詩以春天的景色為背景,描繪了野店里盛開的桃花和街頭楊柳的景象。詩人表達了他對春光美景的欣賞,但他并沒有因為要送客人去東城而離開,錯過了這美麗的春光。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敏銳感受和欣賞。桃花的紅粉姿態和楊柳的綠色煙絲交相輝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用簡潔的詞語勾勒出春天的美景,營造了一種宜人的氛圍。
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心情和感慨。他沒有因為送客人而離開東城,錯過了這美麗的春光。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生活中錯過的美好時光的遺憾和無奈。他表示自己在忙碌和繁雜的生活中,常常錯過了許多美好的事物和時刻。
整首詩以景寫情,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的熱愛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這種對美的追求和對時光的思考,反映了人們對生活中瞬息即逝的美好時刻的珍惜與惋惜。這首詩在簡潔中蘊含了深刻的情感,展現了元代文學的特色與風貌。
“過卻春光總不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chéng
東城
yě diàn táo huā hóng fěn zī, mò tóu yáng liǔ lǜ yān sī.
野店桃花紅粉姿,陌頭楊柳綠煙絲。
bù yīn sòng kè dōng chéng qù, guò què chūn guāng zǒng bù zhī.
不因送客東城去,過卻春光總不知。
“過卻春光總不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