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被無情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縱被無情棄”全詩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作者簡介(韋莊)
思帝鄉·春日游翻譯及注釋
翻譯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田間小路上,誰家少年,如此風流?
若能將身嫁與,誓死到白頭,即使被遺棄,也不在乎。
注釋
《思帝鄉》原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調名。詞起源于唐,流行于中唐以后,到宋而達極盛。
①足:足夠,十分。
②一生休:這一輩子就算了。
③“縱被”兩句:
思帝鄉·春日游英譯
A Stroll in Spring --Wei Zhuang
As I take a stroll in springtime,
My hair is covered with floating apricot blossoms.
Oh, whose son is he, at the yonder roadside,
That perfectly handsome young man?
I wish to marry myself to him, through life,
Even though he might ungratefully desert me,
I would not be ashamed.
思帝鄉·春日游賞析
這首詞不掩飾地流露了女子青春的熱情,迫切要求戀愛自由。詞意質樸大膽,很近民歌。
此詞開端之“春日游”三字,表面看來原只是極為簡單直接的一句敘述而已,然而卻已經為后文所寫的感情之秾摯做了很好的準備和渲染。試想“春日”是何等美好的季節,草木之萌發,昆蟲之起蟄,一切都表現了一種生命之覺醒與躍動。而“春日“之后更加一游”字”,則此“春游”之人的春心之欲,隨春物以共同萌發及躍動從而可知。而春游所見之萬紫千紅鶯飛蝶舞之景象也就從而可想了。其后再加以“杏花吹滿頭”一句,則外在之春物遂與游春之人更加了一層直接的關系,其感染觸發之密切乃竟有及身滿頭之情勢矣。
“吹”字雖有花片被風吹落的意思,然而在此一句中卻并沒有花落春歸的哀感,而卻表現出一種當繁花開到極盛時,也同時伴隨有花片之飛舞的一種更為繽紛盛美的景象。首二句已經為以后的感情之引發,培養和渲染了足夠的氣勢,于是下面才一瀉而出毫無假借地寫了“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一個上六下三的九字長句,讀起來筆力異常飽滿。
韋莊這首小詞雖不必有儒家之修養與楚騷之忠愛的用心,然而其所寫的用情之態度與殉身之精神,卻確實可以引發讀者一種深層的感動與豐美的聯想。
思帝鄉·春日游創作背景
晚唐時期社會矛盾各種進一步激化,民窮財盡、國力衰弱,戰亂綿亙,知識分子普遍感到前途茫茫、對未來失去信心,多數人為全身遠禍得過且過,上層官僚集團和豪商巨賈則征逐秦樓楚館盡情享樂,一些知識分子也在倚紅偎翠中消磨歲月,韋莊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參加春試落第,約咸通七年(866)再赴考,屢試不第,此后黃巢起義時期在南方避亂流寓很久,大半生曾到過江南及贛、湘、鄂、蜀等地,過著漂泊的生活。黃巢亂后,中原文士多往歸西蜀克保偏安之局,韋莊兩度入蜀,后為王建賞識,卜居成都,王建建國稱帝后,官至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治號小康,得以余力從事于文藝,《古今詞話》稱:“莊有寵人,資質艷麗,兼善詞翰。建聞之,托以教內人為詞,強奪去。”韋詞牽涉此事者甚多。“縱被無情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ī dì xiāng
思帝鄉
chūn rì yóu, xìng huā chuī mǎn tóu.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
mò shàng shuí jiā nián shào zú fēng liú?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qiè nǐ jiāng shēn jià yǔ yī shēng xiū.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
zòng bèi wú qíng qì, bù néng xiū.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縱被無情棄”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