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沙鷗跡自成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印沙鷗跡自成行”全詩
不語含嚬深浦里,幾回愁煞棹船郎,燕歸帆盡水茫茫。
作者簡介(薛昭蘊)
浣溪沙·紅蓼渡頭秋正雨注釋
⑴蓼(liǎo):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藥用。紅蓼:開紅花的水蓼。⑵整鬟:梳理發鬟。
⑶含嚬(也作“顰”):愁眉不展。浦:水濱。
⑷愁煞(shà):愁極了。棹(zhào)船郎:撐船人,即船夫。
⑸帆盡:船已遠去,不見帆影。以“帆”借代船。
浣溪沙·紅蓼渡頭秋正雨鑒賞
薛昭蘊不是畫家,但他的這首《浣溪沙》卻給讀者描繪出了一幅蒼涼寂寞的秋雨渡頭待人圖。
詞的上片寫沙灘上秋雨中的渡頭,水邊長著紫紅色的蓼花鷗跡成行,描繪出渡頭的蒼涼、寂寞。在這樣的環境中,卻孤零零地站著一個盛裝的佳人。這三句給讀者在聽覺上的是風雨聲,在視覺上的是熱色的紅蓼花,成行的沙鷗足跡和盛裝的佳人,在嗅覺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但這些并沒有使畫面熱鬧起來。秋風、秋雨、紅蓼、鷗跡、孤獨佳人,使人突出地感覺到的是渡頭環境的蒼涼和寂寞。第三句“整鬟飄袖野風香”還給讀者留下了這佳人站在渡頭要干什么的懸念。“整鬟”,在這里不僅有盛裝的意思,還包含著“女衛悅己者容”的意思。
過片“不語含嚬深浦里”承上啟下。“不語含嚬”的人就是上片“整鬟飄袖”的佳人,這是承上。為什么“不語含嚬”,這是啟下,也是詞人安排的又一個懸念。緊接著“幾回愁煞棹船郎”寫佳人心事重重地皺著眉,默默地立在渡頭,又不要擺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這里并沒有有些注家所講的要“放船自適”、“臨流往返”的意思。“煞”是表示極甚之辭,不過“愁煞”在這里是“為難了”、“難壞了”的意思,愁的分量是很輕很輕的。詞的最后一句,拓開一層講:“燕歸帆盡水茫茫。”說在佳人默望中,燕子歸去了,江上的征帆過盡了,剩下的只有茫茫江水。至此,方點明了懷人的主題,暗示了佳人的癡情和痛苦,也解開了上文一個又一個的懸念,結束了全詞。最后一句,從表面上看來,燕歸、帆盡、水茫茫,都是寫景,而深含著的至真至切的懷人之情,卻緊扣讀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語”中。這樣以一個饒有余味的畫面結尾,既合水鄉秋景,又關人物心情,景情俱佳。
“印沙鷗跡自成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hóng liǎo dù tóu qiū zhèng yǔ, yìn shā ōu jī zì chéng háng, zhěng huán piāo xiù yě fēng xiāng.
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整鬟飄袖野風香。
bù yǔ hán pín shēn pǔ lǐ, jǐ huí chóu shà zhào chuán láng, yàn guī fān jǐn shuǐ máng máng.
不語含嚬深浦里,幾回愁煞棹船郎,燕歸帆盡水茫茫。
“印沙鷗跡自成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