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陽和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日陽和發”全詩
律變滄江外,年加白發中。
春衣試稚子,壽酒勸衰翁。
今日陽和發,榮枯豈不同。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歲日作》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歲日作》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創作的作品。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建寅回北斗,看歷占春風。
律變滄江外,年加白發中。
春衣試稚子,壽酒勸衰翁。
今日陽和發,榮枯豈不同。
詩意:
《歲日作》描繪了歲月更迭、人事變遷的主題。詩中通過一系列太陽的年份和歷法的變化,呈現了歲月的流轉,人們年紀的增長,以及生老病死的不可逆轉的真實。
賞析:
這首詩從時間的流逝和人的成長兩個層面,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的思考和感慨。首先,建寅回北斗是指北斗星每年回到建寅宮,象征著時間的流轉。作者通過觀察歷法和感受春風來感知歲月的變遷。其次,詩中提到了律變和歲數增長。律變指歷法的變化,滄江外則指時間的流轉不僅僅局限于一個地方。詩中出現的稚子和衰翁,形象地描繪了人的一生中經歷的階段。稚子穿上春衣,象征年輕;衰翁喝壽酒,象征歲月的衰老。最后兩句"今日陽和發,榮枯豈不同"表明作者在思考人生的榮辱得失,意味著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和境遇中,都會有不同的體驗和感受。
整首詩以自然現象和人生哲理相結合,呈現了歲月更替和人生閱歷的真實感受。通過描繪歲月流轉中的變化和成長,喚起讀者對于時光流轉和生命意義的思考,引發共鳴。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涵,展示了劉長卿細膩的情感和洞察人性的能力,堪稱唐代優秀的詩作之一。
“今日陽和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ì rì zuò
歲日作
jiàn yín huí běi dǒu, kàn lì zhàn chūn fēng.
建寅回北斗,看歷占春風。
lǜ biàn cāng jiāng wài, nián jiā bái fà zhōng.
律變滄江外,年加白發中。
chūn yī shì zhì zǐ, shòu jiǔ quàn shuāi wēng.
春衣試稚子,壽酒勸衰翁。
jīn rì yáng hé fā, róng kū qǐ bù tóng.
今日陽和發,榮枯豈不同。
“今日陽和發”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