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帆何處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暮帆何處落”全詩
日向鄱陽近,應看吳岫微。
暮帆何處落,潮水背人歸。
風土無勞問,南枝黃葉稀。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奉送盧員外之饒州》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天書萬里至,旌旆上江飛。
日向鄱陽近,應看吳岫微。
暮帆何處落,潮水背人歸。
風土無勞問,南枝黃葉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長卿寫給盧員外的送別詩。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觀來表達離別之情。
首先,詩人以"天書萬里至"來形容盧員外離去的緣故,表示他要前往遙遠的地方。旌旗在江上飛揚,預示著他的辭別。
接著,詩人提醒盧員外注意,在陽光照耀下,可以看到離他很近的鄱陽山的微妙景色。這里意味著詩人希望盧員外在他的旅途中能夠欣賞到美麗的風景。
然后,詩人提到暮帆何處落,潮水背人歸。這是一句寓意深遠的句子。暮帆指的是夜晚的船只,詩人表示不知道盧員外將會在何處停泊,而潮水背人歸,則暗指別離之時。
最后,詩人說不必問他去往何地的目的地,在這里風土無勞問。南枝黃葉稀,暗示離別的時刻已經到來,枝葉逐漸稀疏。
整首詩以描繪景物的方法來表達離別的心情,展現出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通過對風景的描繪,詩人將離別的哀愁表達得更加深刻。
“暮帆何處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sòng lú yuán wài zhī ráo zhōu
奉送盧員外之饒州
tiān shū wàn lǐ zhì, jīng pèi shàng jiāng fēi.
天書萬里至,旌旆上江飛。
rì xiàng pó yáng jìn, yīng kàn wú xiù wēi.
日向鄱陽近,應看吳岫微。
mù fān hé chǔ luò, cháo shuǐ bèi rén guī.
暮帆何處落,潮水背人歸。
fēng tǔ wú láo wèn, nán zhī huáng yè xī.
風土無勞問,南枝黃葉稀。
“暮帆何處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