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移白鷺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船移白鷺飛”出自南北朝蕭綱的《采蓮曲》,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chuán yí bái lù fēi,詩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船移白鷺飛”全詩
《采蓮曲》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
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作者簡介(蕭綱)

蕭綱(503―551),梁代文學家。即南朝梁簡文帝。字世纘。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長兄蕭統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即位,大寶二年(551年)為侯景所害。
采蓮曲賞析
《采蓮曲》是樂府詩舊題,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采蓮女娃勞動生活情態,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
此詩的起首二句中,用了兩個“晚”字,強調了一種特定時間背景:籠罩著軟和恬靜夕陽余輝的傍晚——一個最能引起人的情思,讓人沉浸的時刻。“風起”二名轉入采蓮的描寫,從“難度”中透露出采蓮女柔弱纖細的形象。“棹動”二名描繪的采蓮場面只有兩筆寫實的白描:采蓮的小船在荷叢中穿過,槳兒不時碰落盛開的蓮花,一瓣瓣地飛落湖中,驚起了安詳地棲息著的只只白鷺,打破了它們的寧靜世界。末二句借物寫情,別有一種趣味:采蓮人欲歸了,可是荷絲纏繞著她的柔腕,菱角又牽拽著她的衣裙。實際上是作者留戀這環境,故借采蓮人寫同。擬人手法運用十分巧妙,全詩情韻頓生。
“船移白鷺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lián qū
采蓮曲
wǎn rì zhào kōng jī, cǎi lián chéng wǎn huī.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
fēng qǐ hú nán dù, lián duō cǎi wèi xī.
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zhào dòng fú róng luò, chuán yí bái lù fēi.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hé sī bàng rào wàn, líng jiǎo yuǎn qiān yī.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船移白鷺飛”平仄韻腳
拼音:chuán yí bái lù fēi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船移白鷺飛”的相關詩句
“船移白鷺飛”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船移白鷺飛”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船移白鷺飛”出自蕭綱的 《采蓮曲》,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