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兩溪邊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兩兩溪邊舞”全詩
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黃。
盈盈江上女,兩兩溪邊舞。
皎皎綺羅光,青青云粉狀。
菩薩蠻·霏霏點點回塘雨翻譯及注釋
翻譯
濛濛細雨中,戲游池塘的鴛鴦,成雙捉對,相偎相依,好像在纏綿私語,互訴心曲。池塘邊開滿了繽紛燦爛的野花,散發著陣陣清香;一縷縷金黃的柳絲,在春雨中隨風搖曳,輕輕拂動。一群天真爛漫、體態婀娜、步履輕盈的少女,從坐落江岸的村舍里走來,她們三三兩兩,在春雨初霽的溪邊,歡快地舞著,唱著。那艷麗繽紛的羅衣,隨著舞姿的變幻,閃耀出絢爛的光彩;那脂粉薄敷的面頰,在霞光的映襯下,煥發出如云般的嬌艷紅潤。
注釋
①霏霏:形容雨絲細密。韋莊《臺城》詩:“江雨霏霏江草齊。”
②灼灼:鮮明貌。《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③依依:輕柔貌。《詩·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④盈盈:儀態美好貌。元稹《答姨兄胡靈之》詩:“對談依赳赳,送客步盈盈。”
⑤皎皎:明亮貌。《古詩十九首》:“迢迢遷牛女,皎皎河漢女。”
菩薩蠻·霏霏點點回塘雨鑒賞
上片描寫雨中池塘景色,中心在“雙雙只只鴛鴦語”。起句的霏霏細雨及歇拍的“灼灼野花”、“依依金柳”,全在于烘托那戲游池塘的“雙雙只只鴛鴦”,而上片景物的描寫,目的是映襯下片“盈盈江上女”的美麗。她們體態婀娜,舞姿輕盈;羅衣飄逸,光彩閃耀;面施薄粉,艷若云霞。在這里,大自然的美與少女們的美和諧地融為一體,而且相互映發——明媚的春景,把少女們烘托得格外妖嬈;少女們的嬌姿艷態,又為春天增添了無限光彩。上片的繪景,為下片的寫人烘托氣氛,景愈艷則人愈麗。
這首詞在藝術上的另一大特點,就是每句都用疊字開頭,不僅摹景寫人細致生動,而且聲調抑揚諧婉,極富音樂性。這一借鑒詩歌創作的藝術手法,開了五代兩宋之后文人詞運用疊字的先河。在宋人詞里,句句用疊字與此首相近者,有葛立方的《卜算子》:“裊裊水芝紅,脈脈蒹葭浦。淅淅西風淡淡煙,幾點疏疏雨。草草展杯觴,對此盈盈女。葉葉紅衣當酒船,細細流霞舉。
周密《草窗詞評》贊此首《卜算子》“用十八疊字,妙手無痕,堪與李清照《聲聲慢》并絕千古”。其實,“堪與李清照《聲聲慢》并絕千古”的豈只葛氏之《卜算子》,這首《菩薩蠻》每句句頭用疊字,且用得如此貼切自然,亦堪稱千古并絕。
“兩兩溪邊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fēi fēi diǎn diǎn huí táng yǔ, shuāng shuāng zhǐ zhǐ yuān yāng yǔ.
霏霏點點回塘雨,雙雙只只鴛鴦語。
zhuó zhuó yě huā xiāng, yī yī jīn liǔ huáng.
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黃。
yíng yíng jiāng shàng nǚ, liǎng liǎng xī biān wǔ.
盈盈江上女,兩兩溪邊舞。
jiǎo jiǎo qǐ luó guāng, qīng qīng yún fěn zhuàng.
皎皎綺羅光,青青云粉狀。
“兩兩溪邊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