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期何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林下期何在”全詩
林下期何在,山中春獨歸。
踏花尋舊徑,映竹掩空扉。
寥落東峰上,猶堪靜者依。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過隱空和尚故居》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隱空和尚故居》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描述了自己走過隱空和尚的故居,感嘆寂靜無人的現狀,表現了對過去的留戀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
自從飛錫去,人到沃洲稀。
林下期何在,山中春獨歸。
踏花尋舊徑,映竹掩空扉。
寥落東峰上,猶堪靜者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游歷的方式寫出了隱空和尚故居的現狀,詩人對寂寞而清幽的境況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
詩的開頭“自從飛錫去,人到沃洲稀”,表明隱空和尚已經離開了這個地方,人煙稀少,少有人到訪。接下來的兩句“林下期何在,山中春獨歸”,表達了詩人對隱空和尚的向往和思念,他期待著再次與隱空和尚相見的機會。
接下來的兩句“踏花尋舊徑,映竹掩空扉”描繪了詩人獨自來到隱空和尚故居,在花叢中尋找過去的足跡,眺望著竹林遮蓋著的空房。這些景象象征著逝去的歲月,也呼應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之情。
最后兩句“寥落東峰上,猶堪靜者依”通過描繪東峰的荒涼和寂靜,暗示詩人對隱空和尚一生追求寧靜的境界的敬佩和稱贊。
整首詩情感平和,用寂靜的描寫展示了隱空和尚故居的凄美景象,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過去的敬重和懷念之情。詩人的思緒在回憶中流轉,展示了人事如夢的無常和時光的遷徙。
“林下期何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yǐn kōng hé shàng gù jū
過隱空和尚故居
zì cóng fēi xī qù, rén dào wò zhōu xī.
自從飛錫去,人到沃洲稀。
lín xià qī hé zài, shān zhōng chūn dú guī.
林下期何在,山中春獨歸。
tà huā xún jiù jìng, yìng zhú yǎn kōng fēi.
踏花尋舊徑,映竹掩空扉。
liáo luò dōng fēng shàng, yóu kān jìng zhě yī.
寥落東峰上,猶堪靜者依。
“林下期何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