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耶溪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見耶溪路”全詩
搖落行人去,云山向越多。
陳蕃懸榻待,謝客枉帆過。
相見耶溪路,逶迤入薜蘿。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送李校書適越謁杜中丞》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李校書去拜訪杜中丞
江風到處都吹散了,早晚的水波已經消失了。
枯葉飄落,行人離去,云山向越州居多。
陳蕃將床懸掛準備好,謝客枉然劃過帆。
相逢的路是耶溪之路,曲折曲折地進入薜蘿叢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劉長卿送別李校書,前往越州拜訪杜中丞的情景。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所見所聞,表達了離別的憂傷和思念之情。
賞析:
1. 該詩通過描繪江風吹散、水波消失的景象,以及枯葉飄落、行人離去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離別之痛。
2. "云山向越多"這一句描繪了越州地區的山水之美,展現了越州的獨特風景。
3. 陳蕃懸榻待,謝客枉帆過,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李校書前往越州拜訪杜中丞的期待之情。
4. 最后兩句“相見耶溪路,逶迤入薜蘿”描繪了詩人與李校書相逢的情景,路途曲折,進入了茂密的薜蘿叢中,給人一種幽靜、溫馨的感覺。
總體來說,該詩通過對自然景觀和情感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離別的憂傷和對友誼的珍重之情。同時,詩中描繪的越州山水與詩人心境相呼應,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來加強詩歌的情感表達。
“相見耶溪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jiào shū shì yuè yè dù zhōng chéng
送李校書適越謁杜中丞
jiāng fēng chǔ chù jǐn, dàn mù shuǐ kōng bō.
江風處處盡,旦暮水空波。
yáo luò xíng rén qù, yún shān xiàng yuè duō.
搖落行人去,云山向越多。
chén fān xuán tà dài, xiè kè wǎng fān guò.
陳蕃懸榻待,謝客枉帆過。
xiāng jiàn yé xī lù, wēi yí rù bì luó.
相見耶溪路,逶迤入薜蘿。
“相見耶溪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