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鶯不語東風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鶯不語東風起”全詩
黃鶯不語東風起,深閉朱門伴舞腰。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楊柳八首·其三鑒賞
這是一首詠柳之詞,是一種詠物的小令。詞如一幅春柳圖,春柳如畫,畫柳傳神,畫中寄情,令人遐想。此詞與作者另一首詠柳詞《楊柳枝·宜春苑外最長條》相比,柳所在地不同,內容亦有異,但藝術風格則相同:婉約、含蓄、絢麗。
此詞詠西湖之柳。暗寄對古代名妓生活的欣賞之情。頭二句描寫蘇小小門前的柳樹麗姿。“蘇小門前柳萬條,毿毿金線拂平橋。”蘇小小家門前柳樹很多,柳枝千條萬條垂掛在西湖邊,細長金色的柳絲輕撫著平橋。蘇小小,南齊錢塘名妓。毿毿,形容柳條細長。金線,指初吐芽的柳絲。將春柳與錢塘名妓聯系在一起,使詞中的春柳具有西湖之柳特色。春柳與美人相映,春柳自然更美。后二句寫日暮時蘇小小門內的柳樹。“黃鶯不語東風起,深閉朱門伴舞腰。”黃鶯不語,指日暮之時。陸游《晚行湖上》:“高林日暮無鶯語,深巷人歸有犬隨。”即其例。傍晚時候,春風吹來,蘇小小家朱紅大門已緊緊地關上,只有春風伴隨著柳枝。末句“舞腰”實為雙關,既指如腰之柳,同時亦暗指細腰美人,讀者自可聯想到其人。黃鶯休息,朱門緊閉,只有春風無聲地吹動柳枝,環境十分安靜。作者對古代名妓艷情的欣賞,自在其中。這種情調是屬于作者所屬階級的趣味的。
這首《楊柳枝》在藝術上很有可取之處。詠物與寫人和諧地結合,組成景與人統一的意境。“深閉朱門伴舞腰”,在寫柳之可愛以后,結合寫了古代的女性,既豐富了詠物的內容,又創造了不同的意境。作者只客觀地詠物寫人,而讀者從中自可領略所詠之物的形象,感受作者所寄托的情感。這兩首詞的詠物和表達情意,作者用了暗示、聯想等手法來實現的。二、四句均在詠柳,描寫柳,但并未點出柳字,而分別用了借代、比喻等修辭方法暗寫柳。深閉朱門,東風伴柳,使人產生聯想。這種手法既是造成這首詞婉約含蓄風格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增加了讀者想象的余地。作者在這首詞中選用詞語注意色澤的巧妙搭配,如朱門、金線、黃鶯,包含了紅黃二色。這些詞語色彩絢麗,搭配自然,也是溫詞的特色之一。
“黃鶯不語東風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liǔ bā shǒu qí sān
楊柳八首·其三
sū xiǎo mén qián liǔ wàn tiáo, sān sān jīn xiàn fú píng qiáo.
蘇小門前柳萬條,毿毿金線拂平橋。
huáng yīng bù yǔ dōng fēng qǐ, shēn bì zhū mén bàn wǔ yāo.
黃鶯不語東風起,深閉朱門伴舞腰。
“黃鶯不語東風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