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乖始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云乖始愿”全詩
戀舊爭趨府,臨危欲負戈。
春歸花殿暗,秋傍竹房多。
耐可機心息,其如羽檄何。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赴宣州使院,夜宴寂上人房,留辭前蘇州韋使君》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赴宣州使院,夜宴寂上人房,留辭前蘇州韋使君
赴宣州使院,是指劉長卿被任命為宣州的使者,前往宣州履行使命。夜宴寂上人房,作者在夜晚在宣州的一位僧侶家中舉行宴會。留辭前蘇州韋使君,指劉長卿在離開蘇州之前,前去拜訪韋使君,向他告別。
白云乖始愿,滄海有微波。戀舊爭趨府,臨危欲負戈。春歸花殿暗,秋傍竹房多。耐可機心息,其如羽檄何。
這首詩描述了劉長卿赴宣州的心情和情感。
“白云乖始愿,滄海有微波”,白云和滄海都是詩人的愿望和理想的象征。白云的離開和滄海的波濤是對作者本人愿望乖離和激烈變動的暗示。
“戀舊爭趨府,臨危欲負戈”,詩人對于離別故土,前往宣州的心情感到不舍和忐忑。他留連于舊地,卻又迫于行政任務。
“春歸花殿暗,秋傍竹房多”,描述了作者離去后,春天花殿變得黯淡無光,秋天竹房卻更加繁華。
“耐可機心息,其如羽檄何”,詩人對自己內心的矛盾和掙扎感到困惑。他不知如何安撫自己的煩躁情緒,就像是一封羽毛檄文無法傳達自己的真實心意。
這首詩描繪了劉長卿作為一位官員對離別家鄉和面對使命的矛盾心情。他在詩中表達了對故土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擔憂,引發了人們對于離鄉背井、面對困難和壓力時的情感共鳴。詩詞流暢、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紛紛擾擾的心境。
“白云乖始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xuān zhōu shǐ yuàn, yè yàn jì shàng rén fáng, liú cí qián sū zhōu wéi shǐ jūn
赴宣州使院,夜宴寂上人房,留辭前蘇州韋使君
bái yún guāi shǐ yuàn, cāng hǎi yǒu wēi bō.
白云乖始愿,滄海有微波。
liàn jiù zhēng qū fǔ, lín wēi yù fù gē.
戀舊爭趨府,臨危欲負戈。
chūn guī huā diàn àn, qiū bàng zhú fáng duō.
春歸花殿暗,秋傍竹房多。
nài kě jī xīn xī, qí rú yǔ xí hé.
耐可機心息,其如羽檄何。
“白云乖始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