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在八公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多在八公山”全詩
能邀五馬送,自逐一星還。
破竹從軍樂,看花聽訟閑。
遙知用兵處,多在八公山。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得山字)》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得山字)
羽檄催歸恨,春風醉別顏。
能邀五馬送,自逐一星還。
破竹從軍樂,看花聽訟閑。
遙知用兵處,多在八公山。
中文譯文:
陪伴使君送別去西庭的淮西魏判官(獲得山字)
翩翩飛來的軍令書催促了我的歸程,心中充滿了離別之恨。春風吹拂之下,我陶醉于離別前的容顏。
我雖能邀請五匹良馬來送行,但只能自己依星宿的方向歸還。
破竹之音伴隨著軍隊歡樂的節奏,欣賞花兒的美麗,聽閑談的訟案。
遠離的地方我心知肚明有用兵之處,往往是在八公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劉長卿送別淮西魏判官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悲憤之情以及對淮西魏判官奉獻國事的敬佩之情。
詩人以羽檄催歸恨來形容自己心中的離別之情,春風醉別顏則表達了他對離別前美好時光的留戀。能邀五馬送和自逐一星還,表達了詩人對淮西魏判官的敬佩,盡管他只能以星宿為引導歸還。
接下來的兩句,破竹從軍樂,看花聽訟閑,展現了軍士們破罐破摔的軍樂以及閑暇時欣賞花兒、聽閑談訟案的情景。
最后兩句遙知用兵處,多在八公山,詩人在遠離處知道淮西魏判官常常在八公山上佈置兵力。
整首詩意豐富,描寫了離別和對淮西魏判官事跡的敬佩,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征戰的思念和敬佩之情。
“多在八公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péi shǐ jūn xī tíng sòng huái xī wèi pàn guān dé shān zì
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得山字)
yǔ xí cuī guī hèn, chūn fēng zuì bié yán.
羽檄催歸恨,春風醉別顏。
néng yāo wǔ mǎ sòng, zì zhú yī xīng hái.
能邀五馬送,自逐一星還。
pò zhú cóng jūn yuè, kàn huā tīng sòng xián.
破竹從軍樂,看花聽訟閑。
yáo zhī yòng bīng chù, duō zài bā gōng shān.
遙知用兵處,多在八公山。
“多在八公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